脱钩无锡帮扶淮北,徐州角色转换凭什么

11月22日,徐州党政领导率团赴无锡考察学习,这是自两地“脱钩”之后徐州首次去到无锡——2001年以来,“太湖明珠”无锡与“淮海之都”徐州南北挂钩合作已超过二十载,今年镇江徐州退出南北挂钩,无锡结对连云港。

20多年来,从挂钩,到共建,再到探索协调发展新路径……锡徐两地关系演变,成为苏南苏北区域发展的一面镜子。如今,在经济新常态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两地合作将要如何进行下去?单飞后的徐州能否撑起苏北的一片天?

-1-

徐州由“被帮扶者”变“帮扶者”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苏北发展分化。2000年,全国人均GDP为7078元,江苏人均GDP突破1万元,苏南超过2万元,而苏北五市人均仅6288元,不但低于江苏平均线,甚至低于全国平均线。在苏南腾飞之际,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劳动成本等矛盾日益突出,而苏北却优势明显。

在此背景下,江苏于2001年提出“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战略,开始“南北挂钩合作”尝试。由此形成五对首次跨江握手的“城市联盟”: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苏州与宿迁、镇江与连云港。不过,没有载体的“南北挂钩”初始效果并不显著。

2005年、2006年,在借鉴广东经验基础上,江苏又做出“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决策,鼓励苏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苏北转移。2007年起,苏北经济增速超过苏南,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苏南苏北挂钩共建了45个产业园区,其中无锡与徐州已有7家共建园区。

今年年初,“南北挂钩”21年后迎来首次调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一轮南北挂钩合作。新华日报披露,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分别对口帮扶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同时结对将进一步拓展到县区,苏北10个县作为重点结对帮扶县,由苏南综合实力较强县市结对帮扶,其他县级结对由结对设区市商定。

这一轮调整后,镇江不再帮扶连云港,徐州也不再由无锡帮扶;镇江徐州退出南北挂钩,无锡结对连云港。镇江、连云港的调整暂且按下不表,徐州退出南北挂钩,其实正逢其时。徐州去年GDP已达8117亿元,与苏南常州已不相上下,2015年-2018年,徐州一度超过常州进入全省五强。

从经济总量角度来看,徐州已不用再“被帮扶”了。徐州的角色从“被帮扶者”转换为“帮扶者”。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批,淮海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徐州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去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由沪苏浙8个市区,与安徽8个市结对合作帮扶,其中徐州与淮北结对。

江苏地级市悉数入列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无锡排名第17位,徐州排名第35位/赛迪

-2-

徐锡产业挂钩聚焦数字经济

虽然无锡换了帮扶对象,无锡与徐州的挂钩从名义上结束了,但两地的合作肯定会继续下去,尤其在产业上。无锡与徐州既有着多年积淀的从政府到企业、从官方到民间的感情纽带,又有着各具特点、优势互补的基础。本次徐州市考察团在无锡多个点位学习考察,重点也颇为突出,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徐州考察对象涵盖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城市治理等诸多领域。

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是徐州的持续发力点。作为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徐州过往转型相对成功——从国内46个煤炭资源型样本城市数字技术指数来看,徐州数字化水平排名第一,这是徐州较早地谋篇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改造的结果。近日徐州主政者撰文称,把数字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数字经济发展列为市政协“一号提案”。

今年5月,徐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聚焦产业、城市、内容三大数字化赛道,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无锡正是徐州合适的数字经济引领者——打造“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无锡聚焦于一“感”两“网”,在培育先进产业、建设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有先发优势。

具体来看,无锡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发源地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专注强“芯”。去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1783亿元,增长25.5%,其中设计、制造、封测“核心三业”营业收入合计为 1247亿元 ,占全省45%、全国11%,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三。

徐州视集成电路与ICT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如何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让集成电路与ICT产业项目集群布局,徐州想必希望在对无锡相关龙头企业的考察中寻找解题思路,找寻到产业发展真经。

近年来,徐州放大当地核心企业产业链优势,以此带动工程机械和智能装备产业,这与无锡正着力发展的物联网产业有着不少结合点。此外,徐州是省内中欧班列集结点,无锡有稳定客户企业和货源需求,双方在国际物流合作方面空间广阔。自去年底,无锡、徐州初步探试班列联动合作路径后,两市之间加大了在中欧班列上的互动。

虽然无锡和徐州脱钩了,但两地的共建产业园以及下辖区县产业协作已兴起,去年无锡高新区与徐州经开区已启动共建无锡徐州工业园区。江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南北发展帮扶合作机制,引导各地强化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从二十一年前“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到如今“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没有全产业链分工协作,这个目标就是镜花水月。

-3-

徐锡产业应着眼融入长三角

共同探索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新路径,徐锡关系是长三角城市协作网中的一个小节点,徐州和无锡需要面对的不仅只有彼此。单就徐州希望从无锡取到真经的数字经济而言,长三角也是暗流涌动,我们以此为切面看看包邮区城市间的竞合,看看徐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长三角数字经济强市组成一个躺倒的“八”,两轴分别沿沪杭线和沪宁线延展至苏浙两省,基本与“G60科创走廊”并行,产业辐射力较强。其中,沪宁线主要位于江苏,各城市空间衔接度较好、产业排列紧密,但缺乏有效的错位分工、存在同质化问题。沪杭线途经浙江,数字经济外向联系初具轴线形态,但地理因素导致城市空间断点、产业发展差异致使轴带不均衡。

具体而言,长三角数字经济辐射网络以上海和杭州为“双内核”,以沪杭宁为中心“内三角形”,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和合肥为节点“外四边形”,以金华、芜湖、温州、徐州、台州、淮安等为辐射外延的“钻石型”结构——徐州等外围城市受限于信息技术基础薄弱或制造业转型困境,缺乏数字经济辐射源动力和产业承载力。

徐州的缺乏无锡也没法补足,虽然无锡数字经济能级比徐州要高,但两地面临共同的短板:一是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偏少,且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发展期,其研发能力普遍偏弱,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二是高级数字技能人才较为紧缺;三是数字产业配套科研设施薄弱。从这个角度来说,徐州和无锡都得往东南看,努力寻求沪杭产业“扶贫”,如此一来,它们又同样面临来自浙皖城市的竞争。

除了数字经济,徐锡产业转型也必须融入长三角“机动布局”。江苏南北挂钩已走过二十余年,期间至少经历三次深化调整。近些年南北挂钩有不少新尝试,比如南京已将淮安纳入南京都市圈,谋求同城化;常州与盐城这对挂钩城市也有新动作,去年盐城提出与沪苏常四地共同打造产业一体化基地,其中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也被纳入——这正是徐锡共创产业园能参考的案例。

总之,徐州和无锡的挂钩、脱钩是江苏区域政策的生动体现,且南北挂钩政策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之中。江苏调整了新一轮南北结对关系,但是两地合作的基础不会改变。如果说以前无锡与徐州是师生关系,那么现在则是兄弟伙——两地正努力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各奔远大前程。

参考资料:

一次携手并进的“锡”望之旅.徐州日报

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浙江金融

无锡徐州南北联动结硕果 跨江融合谱新篇.无锡日报

打造集成电路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的成功探索.群众

“南北挂钩”调整:连云港换对象了,镇江退出无锡上.上观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徐州   无锡   苏南   苏北   淮北   连云港   镇江   江苏   角色   数字   产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