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世界杯」两场3球6分轻松晋级,这就是巴西

【景观·世界杯球评系列之六】

北京时间25日3:00,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G组首场巴西2:0塞尔维亚,29日0:00,小组赛第二场巴西1:0瑞士,两战进3球积6分,五星巴西轻松晋级16强。

首场比赛前锋9号里沙利松独中两元,其中第二球的倒钩破门,可以定格成本届比赛的标志性画面。而第二场比赛罗德里戈助攻卡塞米罗禁区内外脚背抽射破门,同样是一组值得被反复回看的经典画面!

在首场对塞尔维亚取胜的“观后感”中咱就说过:真球迷看巴西足球就像真书家看兰亭序帖,你首先是在感受这个艺术带来的心灵震撼,就像你根本不会在意给这幅传世名作标价一样;作为一个真球迷看巴西队比赛,你或许早已不在意巴西在比赛中能走多远,因为他是巴西,他在,足球的魅力就还在,世界杯的意义就还在。你该不会想到拿兰亭原帖去参加兰亭杯书画大赛吧?同理,你也不会强求巴西足球每届都要夺冠吧?因为巴西足球,会让你看到赛场和比分以外的很多东西。

如果兰亭的话题太过小众,那不如换成国人熟知的曲艺形式相声。相声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首先来源于市井茶园,就像巴西足球活跃于街头巷尾一样。兴于民间的相声之所以成为受人追捧的语言艺术,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加上匠人的传承。在以侯宝林、马三立为代表的一批相声前辈的持续努力下,相声越发富于美学层面的艺术追求:“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一段《关公战秦琼》之所以让人回味不尽,一段《逗你玩》之所以逗人莞尔,是因为这其中隐含着“文化的力量”。难怪郭德纲教育自己的徒弟: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功底。

巴西足球之所以能从街头游戏发展成为万众追捧的“第一运动”,同样离不开足球文化的积淀和无数天才的诠释,从“球王”贝利到“外星人”罗纳尔多,从“白贝利”济科到里瓦尔多,从里约热内卢到欧洲五大联赛,巴西人把桑巴足球的灵动与唯美,把人人追求的健康与竞技体育的魅力带给了全世界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同样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功底”:“五星巴西”固然标定了他无可争议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把足球艺术与体育之美紧紧关联在了一起!

关注巴西,你会从每一场个人脚法细腻、团队配合默契的比赛中领略观赛体验的最高境界——沉浸式快乐,艺术式享受。例如上一场里沙利松那一脚倒挂金钩的“世界波”,例如这一场卡塞米罗禁区前接队友传球不加思索的凌突抽射,尽管只有一两粒进球却能全取三分轻松晋级的巴西,当你看到他们在场上看每一脚传切配合,每一次带球过人,以及对手每一次铲断时他们灵敏的躲避,你会忘记这是一场比赛,你会不由自主祈祷他们不要受伤、比赛不要间断,希望还能看到下一场,再多一场,直到决赛,直到夺冠……这,就是巴西,这,就是王者。

毫无疑问,没有一届世界杯巴西不是球迷期待的夺冠大热门。这届同样如此。遗憾的是,在第一场对赛尔维亚小组赛中,巴西队的十号内马尔因为脚踝受伤,恐怕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比赛了。这不仅是巴西队的无奈,更是球迷的损失——在崇尚功利足球和暴力美学的“球迷”看来,过程的华丽并不比结果的胜利更重要,巴西的胜败并不比球员的健康更值得关心,如果都是这样的心理,那恐怕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这倒让我忽然理解了唐太宗李世民临死也要把兰亭序带入棺材的用意……

就如同巴西留给球迷的美好记忆挥之不去一样,内马尔受伤这样的遗憾甚至是“惨案”也一直与巴西足球如影随形:1998年的世界杯决赛赛场上,锋线杀手罗纳尔多如同中了魔咒一样状态低糜灵感全无,被法国3:0拿下,这是我对巴西足球“不幸”的最初记忆;2014巴西世界杯,德国在半决赛中以7:1血洗东道主,令全世界球迷目瞪口呆,后来有人说这是一桩赌球生意,但在这无疑是巴西乃至世界足坛历史上最大的一桩“足球惨案”;无独有偶,在1950年在巴西世界杯决赛中,1:0领先的巴西队一只手已经触摸到了大力神杯,不料却被乌拉圭以2:1逆转,20万巴西球迷在马拉卡纳体育场亲眼目睹了主队失利,这怕是几代巴西人不能磨灭的惨痛记忆。就像维纳斯的断臂并不能抹煞她的美丽,巴西足球的“惨痛”也同样给世界足迷留下了最经典的回忆。这,也是巴西。

这就是巴西。这就是即便错过了直播,缺少了比分未知的悬念,从回放中依然能感受到的震撼与启迪。这,就是巴西足球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巴西   世界杯   兰亭   塞尔维亚   罗纳尔多   相声   巴西队   景观   球迷   轻松   足球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