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隆阜的老街走一走,感受下徽州古老街道的市井和文化气息

和我在隆阜的老街走一走,感受下徽州古老街道的市井和文化气息

司马狂/文

因为有朋友家在隆阜的缘故,去过很多次隆阜,只不过每次都是匆匆而过,在我的印象里隆阜基本上和徽州地区大多数的乡镇一个模样,所谓戴震老家的风貌完全看不出来。再加上之前听闻戴震藏书楼早就搬走,也就一直没仔细在隆阜寻找它往日的踪迹。前段时间,突然有了好奇心,这才特地打听一番,找到了隆阜老街。一圈游走下来,虽然书中所记载的隆阜与现实中的隆阜相去甚远,但还是能深深感受到徽州古街的市井和文化气息。

自靠近机场那边进入隆阜村中,而后穿过村民自建住宅间的巷子,一直往河边走去,就能抵达隆阜修缮完成的河堤。去时一路顺畅,返回时却总也找不到来时的路,看看巷子几乎都是一个模样,这正应了“隆阜十八巷,巷巷都一样”的民间俗语。长长的河堤,一直往远处延伸而去,地面上铺着古色古香的石板,沿河处有红麻石的栏杆,每隔一段距离便有埠头往水中钻。一叶扁舟,涂成蓝色,系于岸边,风平无浪,小舟也如午憩的长者般不声不响。不知道是天空的蓝倒映在水中了,还是水的蓝色本就异常清澈,抬头望望天,俯身看看水流,原来水天一色不仅仅是在水天相接处才能呈现出来的效果。河中有洲,绿植遍布,几只鸥鹭从空中飞落,降在灌木中没了踪迹。眼光越过河洲,能见着连排的欧式建筑,那就是屯溪著名的桃花岛小区。一边是千年古镇,一边是现代都市;一边是西式风格,一边恪守中华传统。两者各自守着自己的区域,互不干扰。

河边的民居建于堤坝之上,其原因是上游之水在春潮泛滥时,容易形成洪流,岸边百姓深受其害,时日久了也就有了经验,营建房舍的时候,虽还临河而建,却是刻意抬高了堤坝,以防洪涝之灾。生命力顽强的各种杂草,竟就在石头垒成的河堤间长得郁郁葱葱的。那一片片的绿意就如此肆无忌惮地攀爬上来,衬托得边上的老宅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河边上因了堤坝上的房屋,形成荫凉,日头的侵袭没了烈性,于是多了在此休闲散步的人。更有好钓鱼者,亦在此间觅得垂钓的好位置。

一路前行,堤坝之上是人家,从堤坝往河堤下来的地方,便是一个旧日的埠头。这些埠头既是周遭乡人浣洗之处,亦是古时自休宁、黟县往来屯溪的码头。此河名为“横江”,从隆阜逆流而上,经万安、海阳、篮渡、环居、岩前一直能抵达渔亭。如今,仅是我逛的短短几百米内,就先后瞧见“水鳖”、“树仁里埠头”、“總店埠头”等多处石碑,除了水鳖我实在无法揣度含义外,剩下两处明显是当年埠头的名字。遥想当年,隆阜可供船只停泊的埠头可远不止这几个,要知道隆阜最初名为拢埠本就是船只靠拢之埠的意思,后来是因为此间日渐兴隆,才改拢为隆,简化埠为阜,这才有了隆阜的地名。

从總店埠头拾级而上,左手边便是赫赫有名的戴震纪念馆。此楼濒临横江,推窗便能瞧见旖旎风光,楼影倒映在横江之中,有舟楫摇橹荡起来的涟漪晕染过来,影子随之漾起来,颇为好看,于是得名“摇碧楼”。1924年时逢戴震诞辰200周年,戴氏后裔在此设“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民间又称为“戴震藏书楼”。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戴震纪念馆”。不过如今,戴震纪念馆早已在更为繁华的地方立足,这里反倒成了一座常年铁将军把门的闲置房舍。戴震在历史教科书中总是与四库全书、纪晓岚一同出现的,而在吾徽,自朱子以降,学术界沉寂了许久,戴东原的横空出世,延续了徽州的文脉。从理学到朴学,徽州人始终走在了中国传统学术界的前列。

隆阜河堤上和老街上,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感官。虽然也是枕水而居的古镇,可当你行走在隆阜老街的时候,是断然不会再有身处横江边上的感觉。或许,唯有雨季来临,洪水肆虐的时候,才会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拉回到现实中吧。隆阜的老街悠长,街道不宽,鲜有外人来此,静谧中带着一丝寂寞。和大多数的徽州传统古镇一样,隆阜老街上的房屋各个年代的都有,新旧风格的房子相互融合。走在其间,仿佛时光凝滞在上个世纪末,我仿佛看见曾经那个自己,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跟着大人来亲戚家的景象。一切近在咫尺,却又是转瞬间几十载的光阴如梭。

摇碧楼未能入内一探,已然引以为憾。往回走的时候,路旁又有挂着“戴东原先生读书处”和“隆阜老街历史文化陈列馆”木匾的房子,依旧是紧闭门户,这就使得我的遗憾感倍增。不过幸运的是,这个房子门口兀自置放着几块残碑。一曰“高山仰止”,落款是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的主人戴德瑞。一块则仅存“阜戴氏”字样,不知道是不是隆阜戴氏家族的祖墓碑。

与不远处的屯溪老街的门庭若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隆阜老街这里因为水运的断绝早已门可罗雀。可相较之下,屯溪老街的繁华让我避之不及,隆阜老街则充满着真正的市井气息,这是生活的气息,是真实的隆阜人过着自己怡然自得的生活。这里更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只一个戴震便足矣!千年隆阜、东原故里,那是每个对徽州文化充满憧憬的人必定要去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徽州   老街   市井   埠头   气息   文化   堤坝   河堤   纪念馆   古镇   古老   街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