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御寒第一肉”要常吃!强肾、益气、补虚劳…搭配三“宝”,效果更好

羊肉味甘性温,具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之效,它所富含的铁、锌、硒、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另外,降温天吃羊肉,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让你的身体发热,全身暖乎乎!

很多人吃完羊肉之后,会感觉身体发热,这其实不是错觉。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和4个因素有关:

1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是指进食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我们在把食物嚼碎、咽下,然后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时都会额外消耗热量,这个过程会增加身体散热。

一般来说,食材的食物热效应越高,人食用后就更容易发热。

三大产能营养素中,脂肪的食物热效应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0%~5%,碳水化合物为5%~10%,而蛋白质则能占到20%~30%。也就是说,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相比,高蛋白的食材吃了后食物热效应更高,人更易产生暖暖的感觉。

而瘦羊肉,它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5g/100g,和牛肉相仿,比猪肉略高,是一种食物热效应较高的食材。

2铁

充足的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改善其所导致的手脚冰凉情况。

在猪牛羊三种肉类中,瘦牛肉的铁含量为2.8mg/100g、瘦猪肉为3mg/100g,瘦羊肉则明显更胜一筹,可达到3.9mg/100g。

3辛香料

羊肉因为腥膻味较重,在烹调时通常会加入不少辛香料,来帮助掩盖其味道。而这些辛香料,能暂时地加快新陈代谢。

像胡椒粉中所含的胡椒碱、挥发油,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等,都能在短期内提升基础代谢,并会影响人体温度中枢、增加体温的感受,从而让人有发热的感觉。

4进食方式

喝羊肉汤时的热汤,煮羊肉火锅时腾腾升起的热气等,这些都会造成热量传递,增加人的暖意。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让羊肉有了“御寒第一肉”的美称,成为天冷降温之时人们滋补暖体的绝佳选择。

羊肉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锌等含量也要比猪肉、牛肉更为丰富,而且肉质更加细腻。不过,要想品尝到羊肉的好味道,获得养生益处,选好食材是第一步。新鲜优质的羊肉,应该怎么挑呢?

整块羊肉

新鲜羊肉,一般看起来颜色鲜红、色彩鲜亮,用手摸起来有略微粘手、发黏的感觉;如果颜色暗沉,摸起来不黏手甚至非常干爽,那就不宜购买了。

带骨羊肉

若是选购带骨头的羊肉,可以观察骨头的粗细。一般来说,骨骼粗的,羊的年龄大,肉质比较老;骨骼细的,羊的年龄小,肉质通常会更鲜嫩一些。

冷冻羊肉片

如果是购买切片的羊肉卷,那最好选择瘦肉部分颜色鲜红、脂肪部分洁白细腻的。那些瘦肉部分颜色暗红的羊肉片,可能经过反复解冻;脂肪部分颜色变黄,说明冷冻时间很长,也不建议购买。

小贴士

羊肉的腥膻味和其品种、年龄大小、部位等都有一定关系。如果想买腥膻味轻一点的羊肉,可以选择羔羊;同一只羊上,内里的部分相比靠近外皮的部位,腥膻味通常也会更小一些。

烹调羊肉时,大家通常都会搭配一些别的食材。那羊肉的“绝佳拍档”都有谁呢?

“鲜美拍档”萝卜

羊肉性温,吃时最好搭配些凉性的食材,比如萝卜,来帮助中和性质。

另外,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芥子油、膳食纤维等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羊肉的消化;两者荤素搭配,有助于全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萝卜清爽甘甜的味道,还能缓解油腻,增香提鲜。

“益气拍档”黄芪

入冬后,部分中老年人容易出现体虚乏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气血不足的表现。而黄芪被誉为“补气圣药”,能益气、固表、利尿、排脓、生肌,将其和羊肉一起炖煮煲汤,可以帮助改善上述情况,温阳驱寒,补虚强体,防病护健康。

“补肾拍档”黑豆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豆作为黑色食物,有较好的补肾作用,和羊肉搭档,对于肾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气短自汗、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羊肉富含动物蛋白,黑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黑豆中的植物甾醇在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方面也有帮助作用。

(养生大国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碳水化合物   虚劳   腥膻   都会   肉质   拍档   羊肉   维生素   脂肪   食物   颜色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