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陈潢结局:终于为自己的“不识时务”付出了代价

在热播剧《天下长河》中的“河疯子”陈潢让我们印象深刻,在剧中他有本事,有原则,是头倔驴,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要不是他真有治河的本事,还有靳辅的帮衬和皇帝的信任,恐怕早死了不知多少回了。陈潢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的结局一定不会太美好,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陈潢是什么样的呢?

出身背景

陈潢,字天一,一作天裔,号省斋。今浙江嘉兴人,也有说是杭州的,现已不可考证。1637生人,出身平民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后专心攻读农田水利书籍,精通地理方舆,精通水性,被当地百姓戏称“河伯投胎”,但是在34之前一直碌碌无为,治河之学其实也只是他的爱好而已,这种学问在古代是不太被儒家正道看在眼里的,只能算是旁门左道的小道!

相交靳辅

陈潢屡试不第后,就开始有血四方,勘探水文地理,专心自己的爱好!但是一腔学问却没有用武之地,怎能不抑郁呢?在一次酒后露宿吕祖庵,借着酒意在墙壁上题了四句诗:“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这四句中充分说明了他的不得志。正好靳辅在赴安徽就任巡抚途中,路经河北邯郸,看到了这四句诗,看完很是感慨,遂找到陈潢,两人一见如故,靳辅邀请陈潢做了自己的幕僚,陈潢欣然允之,这一年是1671年,也就是康熙十年。

治河十年

靳辅做了六年的安徽巡抚,陈潢在这六年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平平淡淡地做了六年的幕僚。直到1677年靳辅被调任河道总督,陈潢的治河本事才真正有了发挥的地方。康熙皇帝南巡河道时问靳辅:“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靳辅说:“通晓政事有一人,即陈潢,凡臣所经营,皆潢之计议。”充分说明了靳辅对陈潢治河本事的肯定。陈潢和靳辅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使黄河归故道,补全加固了黄河两岸21处大决口,累计筑堤1000多里,是漕运畅通,黄河两岸百姓安澜。

被封官职

陈潢真的像剧中说的那样不想做官吗?不尽然,毕竟古代的读书人又有几个不想做官的,说不想做官的,都是没考上的。陈潢做了十六年的幕僚,在治河上终有成绩后,在靳辅的保荐下,康熙皇帝赐陈潢佥事道衔,可以参赞河务。那么佥事道衔是个什么官呢?佥事道是一种官名,职衔为正五品,说白一点就是分管某一地段的刑名管事。我记得天下长河里靳辅身边有一个郭姓老者就是这个官职。

陈潢结局

康熙二十七年,江南道御史郭琇和于成龙等人先后参奏靳辅和陈潢,以“攘夺民田,妄称屯垦”的罪名被削职,靳辅被遣回老家,而陈潢却被压入京城狱中等待处理,靳辅四处奔走,却还是没能救出陈潢,陈潢在狱中怀恨而死。康熙三十一年,靳辅重任河道总督后,为陈潢平反昭雪,陈潢同乡张霭生将其治河论述,编为《河防述要》一书,为后世治河者所借鉴。

陈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不知道真实的陈潢是不是和电视剧里的陈潢性格一样,如果真的一样的话,那么他死得不冤,康熙说他的那句“恃才傲物”也不冤枉,世界又不是围着你一个人转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你以为他会给你面子啊!就像是康熙之前说于振甲,清官不只是清廉的官,还得匹配一定的能力的。陈潢才学是有,可是你也得有机会实现你的才华,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你的才华又有啥用!

其实剧中的陈潢和先期的于振甲是有些相像的,陈潢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全凭的是皇帝的宠信,可是现在皇帝不那么信任他了,正如高士奇所说,康熙现在已经是神了,他的意愿不容被反驳,陈潢这样公开怼皇帝的,能活到现在都是奇迹,陈潢还是以前的陈潢,皇帝已经不是以前的皇帝了。正如孝庄太后所言,康熙已经成为真正的皇帝了,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天下没有他真正信任的人了!

综上所述,陈潢的性格导致了他的结局,没有了皇帝的庇护,他又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不背锅谁背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结局   不识时务   黄河   巡抚   幕僚   总督   河道   长河   剧中   康熙   本事   皇帝   代价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