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宝宝感冒了咋办,专家提醒别“硬扛”

一进入冬天,在冷空气的不断肆虐下,很多人,尤其是孕妇和儿童,一个不注意,就被感冒盯上了。打喷嚏、咽痒,鼻塞,嗓子疼,身上发紧甚至酸疼等一系列症状就慢慢出现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侯莉莉提醒,如果儿童感冒伴有高热或者既往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若感冒症状较重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感冒也分不同类型,症状各有不同

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这些病毒种类十分丰富,比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这些病毒流行性非常强,所以被感染的概率很高。冬春季气候寒冷,病毒存活的时间更久,再加上冬季开窗通风较少,空气流通慢,导致病毒无法扩散稀释,从而出现一人感冒,全家遭殃的局面。像孕妇和儿童这种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就更有“中招”的可能。

侯莉莉介绍,感冒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指风邪侵袭人体,引起肺卫失调,而出现以头痛,鼻塞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同时夹四时不正之气(如寒、湿、燥、暑邪)为病,中医通过辨证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燥邪感冒、气虚感冒和暑湿感冒。

“冬季最常见的感冒类型就是风寒感冒,一般都是由于吹风受凉引起的。”专家表示,风寒感冒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怕冷,低热,鼻塞,流涕清稀,咳嗽痰多质稀,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

而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所以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内室外温差较大,也容易患病。侯莉莉表示,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高烧、鼻流黄涕、咳嗽、痰黏或黄、怕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干等。

“燥为秋季主气,因此燥邪感冒多发生在秋季。”其表现为头痛,鼻咽干燥,咳嗽痰少,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质淡红等燥邪感冒的症状。气虚感冒的易感人群多为年老或体质虚弱者,平素易反复感冒,或缠绵不愈,感冒后出现恶寒,发热,热势不高,头痛,鼻塞流涕,汗出,咳嗽咯痰,气短,疲倦乏力等一派虚像。暑湿感冒常发生于夏季。患者会觉身热不甚,且汗出不畅,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等症状。

感冒伴随的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让人苦不堪言,侯莉莉主任强调,如果儿童感冒伴有高热或者既往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若感冒症状较重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转需!这四个妙招治感冒

侯莉莉主任推荐以下四个中医小妙招,如果孕妇或小儿感冒初起或者自觉症状不重的话,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帮助缓解症状。

•代茶饮

感冒初起,伴有咽痛、轻微鼻塞、咳嗽等不适时,可口服中药代茶饮,将具有疏风散寒、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制成口感易于接受的代茶饮,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保证了一定的中药摄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感冒患者和孕妇都可以饮用。

•穴位按摩

通过按揉大椎穴、合谷穴、风池穴、迎香穴、太阳穴等穴可祛风散寒止痛,对感冒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很适合不宜使用感冒药物治疗的孕妇缓解感冒症状。

•中药洗浴包

对于小儿或者脾胃功能较差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中药泡浴的方法,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达到疏风散寒、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效。

•小儿推拿

通过一定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以疏经通络、调整人体阴阳、扶正驱邪。特别适用于6岁以内的儿童,具有绿色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

中医通过中药口服、外浴及穴位刺激等不同方式均可达到祛风解表,散寒清热的目的,在感冒初起时采用这些简便安全的方法,可帮助机体驱邪外出,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防止病邪深入导致病情的加重。

与此同时,侯莉莉主任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建议,平常生活中这样进行调摄有助于预防感冒。

1、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如保持心情愉快、不暴饮暴食、营养均衡、不熬夜、适度运动、不吸烟少饮酒等。

2、天气变化要及时增减衣服。

3、感冒流行季节,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易感人群。

通讯员 王凝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风寒   穴位   孕妇   头痛   症状   中药   中医   人体   病毒   宝宝   儿童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