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方山庙(附已发表作品中有关方山的段落)

压题图片

图片:方山庙(附已发表作品中有关方山的段落)

山东昌乐刘福新

前言:鄙人,古营陵(今昌乐)方山之巅土著之后裔,故乡有小丹河与方山,皆儿时所喜所嬉之处,迄至老年,犹数梦到小丹河濯足,到方山瞻方山爷神像,故而屡屡撰文涉及此事。

西历9月16日巳时许,由晚辈驾车登山,再览方山爷庙,并拍摄些许图片。

往时,尝浏览网上,绝少方山图片,方山爷庙更为罕见。今由鄙人补其阙如,窃以为趣事也,善事也!

为使诸君稍微了解方山爷暨方山爷庙之由来及以前盛状,载文如下:

方山,县境内南郝、五图、乔官三镇界山,海拔338米。《昌乐县志·山川》载:“方山距城二十里,边下镇之正东,其山横亘,顶平如砥,四望皆方,故名。”

山有方山庙,位于西坡半山腰,俗称龙神祠、灵泉观或西门大夫祠,后多称“方山爷庙”。是目前昌乐境内仅存的古庙宇也。

方山庙诱人之景观为“方水朝烟”,是昌乐八大景之一,所指即为方山庙内晨晓之景象。

方山庙另一景观,为几百年留存的石刻碑碣。

而极为诱人处,是大殿东南的“方水”,也称“方山池”。《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祠前池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竭……”有《灵泉观碑记》记其事。此碑记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所刻。记得1971年秋假,南郝公社大规模军训,武装部长阎其昌谐五个联中语文教师读碑文,我当即朗读,从此结下文缘。阎其昌其人,虽为武装部长,而实为文人雅士也。去年,他撰修《阎氏家族》,请我为其古文标点,他亲来敝处求教,常过零点,为之不困。

庙宇主体建筑,自南而北分别由山门、过厅和大殿组成。进山门,穿过厅,步小桥,便到大殿前。

大殿面阔三间,古朴典雅,为圆木立柱撑持重梁,双扉双牖前坡带卷棚。卷棚由四根方型石柱撑持,每根明柱均刻有楹联。正联日:“地献其灵,一道清泉千里润;神遗之福,万年甘雨四时春。”副联曰:“应时雨露,功及稼穑慈恩广;延泽甘泉,化被田园福祜多。”

殿内梁架檩椽,皆作彩绘,四壁也曾彩绘神话故事。庙宇所尊之神谓“方山爷”端坐正中神台。据县志载,台下有古洞,“其深莫测”;方山爷两侧有妻妾使女,尽皆仪态端庄;大殿两端,塑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诸神站像,形象生动传神。曾亲见方山爷塑像前,雕有一座木质贴金并带机械装置的坐像,触摸其膝盖机关,即能抬起手臂,不知情者,无不虚惊一场。这座栩栩如生的木雕神像,专供人们祈雨或消灾避请驾外巡之用。可惜这一极为珍贵的文物,皆于文革时期毁坏。另一说为,“备战备荒”时,军队秘密挖山洞,泉水层被毁坏。但多数认为是“文革”所坏。因为1966年泉水枯竭,悲乎!

另,亦列下鄙人旧作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一、《春天的追忆》

我的老家紧靠方山,是鄙邑最有名气的山。山半腰有座明朝修建的寺院,寺院里有眼四季汩汩的泉,还有几人才能搂抱的松柏,儿时并不知晓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立于树下泉边听风听泉,那份惬意舒心迄今萦绕心怀。寺院上面是更大的一片松林,儿时并不知晓皮日休诗句“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但喜好爬树的我,骑在虬龙般的枝杈上,那份洒脱散逸的童趣仿佛就在眼前。松林再往上是四望如砥的山顶,有险径可登。儿时并不知晓杜甫的诗句“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但登临山顶时的那份豁然开朗至今仍记忆犹新。在山顶捉山蝎,喜欢光着脚丫,还喜欢到处乱跑,累了就躺在巨石上小憩,看云,看鸟,那份陶然自乐赛过书里传说的神仙。

面对三面突兀的青山,莫名其妙地涌出许多怪诞的想法,忍不住去思考炊烟笼罩下的山村的来历,去猜想山的年龄,还会臆猜着方山爷下棋用了什么高招赢得了孤山爷那眼水泉的。而这时,幼稚的灵魂深处会情不自禁地触摸到时空、历史的影子,感悟到深邃、博大这些词汇,可这些词汇分明地距我又那么遥远。


二、《清平乐·方山》


夕阳残照,幽径通古庙。薄幕深丛童牧啸,好段乡村小调。 暮归回望青屏,仿佛仙女娉婷;更喜林间拽月,肥果错认繁星。

说明:原作于1964年,当时就读于昌乐一中初中部(初18级)。



三、 《清平乐·又到方山》


故乡有方山,幼时钟情之地也,青山之娇媚、古刹之华丽、涌泉之汩汩、松涛之滚滚,莫不令人魂绕梦萦也。六十年代破四旧,寺庙毁,泉立竭,怎说山无灵也。近年来山腰劈断,为寻蓝宝石也。眼见得大自然风光不再,令吾未提笔已三叹矣。


八载离聚,不尽相思绪。脉脉斜辉映碧绿,再找当年情趣。 兰若香烛烟飘,井泉灵殒魂消。山破难留客住,声声侥幸锤敲。


写于1992年夏

指作者从1984年后,再谒时已经八年之久了。


四、《故乡翩翩入梦》

梦中故乡的方山晓岚蒸腾。方山近了,耸立百丈,它与草山、鏊子山成卧龙之势,连绵不绝。曾记得我在高小上学时被语文老师粘贴于教室北墙上的那首诗,内中就有“方、鏊、草山一线牵”的句子,还被老师好一顿表扬。

方山,我童年、少年的圣山,它丹岩翠壁,林深树高,那里曾是儿时的天堂,捕鸟摘果,探洞险捉迷藏。山野造就了我宽广浪漫、永不服输的性格。有一年的春天,我与大人们到方山拾柴禾,由于刨得荆疙瘩太多,背不动,但又舍不得扔掉,晌午过了,还在下山的崎岖小路上,急得哭了起来。一个路过的中年男人开起了玩笑,“谁家的孩子这么能干,拾得柴禾背不了,要不,你给我当儿子吧?”还多亏这人与接我的父亲相遇,指点了我所在的位置,父亲才找到了我,半天的劳动成果终于丝毫未损。


五、《名闻遐迩的方山庙会》

“方山爷庙”位于山西坡半山腰,这里古木参天,紫薇从生,奇石夹道,罡风拂拂。庙院正中有步云桥,流水潺潺,香客到此,犹如从凡尘步入仙界。步云桥直通大殿,殿内雕梁画栋,正面有尊身着官服的金面神像,这便是当地群众称为神明的“方山爷”了。传说“方山爷”神像地坐处有一块石板,是为镇服妖精的压洞石。关于传说,敝文不赘述。至于方山庙会为何选定在六月二十七日,传说此日正是于子仁降妖的日子。至于农历四月初八的庙会,是后来添加的,不知缘何而起。

(中间删去3段)

俗语说:“灵签第一推诚厚,需到神庙殿里求”。到大殿拜神求签是信男信女们最重要的活动。小时,不止一次进过大殿,觉得那“方山爷”长长胡须、虽威武却慈眉善目的,顿生庄严和亲切感,但对两旁排列着的塑像就不大敢看,不敢看又偏是想看,尤其是那个“劈雷将军”,头尖眼凸,鹳骨高耸,手拿两柄大锤,那副凶神恶煞的摸样实在令人恐惧。据说,这样的塑像是专为那些品行不正的人看的,让他(她)们看了后打消恶念,民谚云:“伤天害理,让劈雷将军劈死”。这塑像还能起威慑作用呢。

另一顶重要活动是参观那眼由“方山爷”下棋赢来的山泉了。它位于院东南角,我们小时叫它“滴答泉”。泉旁有碑石,记载泉之来历。泉后有僧舍两间,苍苔铺路,绿竹猗猗。这山泉说来也怪,就在“文革”开始的那一年,有教师领小学生“破四旧”,毁了神像,泉便枯竭了。

2008年9月18日20点发布


图1:在山下邵家庄附近拍摄的方山风景


图2:方山爷庙的庙门有红对联,现在林业队居住庙中


图3:庙门外的石碑原来在庙前平地西南角,如今立于平地正东。


图4:新石碑为我的诗友徐竟成先生撰文、书写。徐竟成原籍寿光,为昌乐著名

的诗人、书法家、绘画艺术家。


图5:它位于院东南角,我们小时叫它“滴答泉”。泉旁有碑石,记载泉之来历。泉后

有僧舍两间,苍苔铺路,绿竹猗猗。这山泉说来也怪,就在“文革”开始的那一年,有教师

领小学生“破四旧”,毁了神像,泉便枯竭了。(摘自敝文《名闻遐迩的方山庙会》)


图6:位于前院西边的碑林。这些石碑原来散居各处。譬如下面的《灵泉观碑记》原来

位于大殿东南隅的泉水池边,1972年南郝公社大规模军训,我去时还在池边。



图7:碑林边有一片牵牛花,正在怒放。


图8:第二进大院,正北是方山爷神主大殿。


图9:通往大殿的金水桥,以前桥下是有水的。




图10:金水桥北的古老黄杨树。


图11:方山庙诱人之景观为“方水朝烟”,是昌乐八大景之一,所指即为方山庙内

晨晓之景象。我所拍摄的图片应该就是此处吧?您看黄杨树的枝干如同虬龙飞天。我是逆光

拍摄的,将太阳也拍摄到黄杨树与松树中间了。自己对这幅照片比较满意。当然了,我的水

平很低,要是拍摄技术高的朋友来拍照,就更好了。


图12:这就是大殿里的“方山爷”神主塑像。我在那拍照时对着神主磕了一个头,还说

了一句:“为了让诸位网友一睹您老人家的神采,我不得不给您拍照了。”

据县志载,台下有古洞,“其深莫测”;方山爷两侧有妻妾使女,尽皆仪态端庄;大殿两端,

塑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诸神站像,形象生动传神。曾亲见方山爷塑像前,雕有一座木质

贴金并带机械装置的坐像,触摸其膝盖机关,即能抬起手臂,不知情者,无不虚惊一场。这座栩

栩如生的木雕神像,专供人们祈雨或消灾避请驾外巡之用。可惜这一极为珍贵的文物,皆于文时

期毁坏。另一说为,“备战备荒”时,军队秘密挖山洞,泉水层被毁坏。但多数认为是被“wenge”破坏之。



图13:正殿东边的大鼓,这是流传至今的十分有名“法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方山   草山   碑记   县志   神像   塑像   大殿   庙会   泉水   段落   儿时   作品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