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集体的自由世界

落叶从何而来?大树给了他营养,从枝条迸发,带着树的基因规定了他的形状,吸收了空气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反哺大树,最后在秋季气候的作用下变黄,变枯,飘然而下。

它有自由吗?它由嫩芽开始努力的工作,整个夏季一派欣欣向荣,表现了自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最后不由自主的落下,在整个碳中和的过程中,在熵定律的支配下,告别了演出舞台,人类把它归结为自然规律。无数的落叶周而复始的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显然它是一个宿命的过程,它的存在并不以本身的意志行事,它被时时处处的规定着,并没有显示它的能动的一面。

人,无数的人,在历史中表现了相同的命运。

人们似乎不关心离自己在时空上保持一定距离的事件,比如百年战争,八王之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的热血青年被爱国情怀感染,许多不满十九岁的青少年踊跃参军,即使失去工作也在所不惜。对于战争的浪漫的幻想,迫使他们出于保卫祖国的极大热情,义无反顾的走上前线。

开始他们计较班长的训练态度是否友好,计较饭菜的可口与否,计较长途运输车辆的舒服与否,无论个人的家庭状况,每一个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一定能消灭敌人,在指挥官的宣传鼓励下,他们坚信他们不是血肉之躯而是钢铁侠,他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到了前线,战争的残酷露出了峥嵘的面目。几米深的战壕也不能躲避死神的召唤,惊天动地的重型火炮可能使人支离破粹,战壕成了充满泥浆和臭水的壕沟,到处是腐尸和老鼠,饥饿和疲劳和躯体紧紧捆绑在一起。一旦冲锋,枪林弹雨完全使人丧失任何意识,不管肢体横飞,不管伤在何处,只管猛冲猛打,向后逃跑也是死,向前或许有一线生机。有人腿炸断了在跑,有人身中数弹在跑,发出野兽的嚎叫,用刺刀刺向敌人,用子弹射向敌人,用坦克压倒几十米宽的隔离带,冒着德军的火焰喷射器,即使成了一个火人仍然冲向敌人。

而所谓的敌人,只是和他不属于同一个国家而已。敌人也许和他们一样善良,一样勇敢。他们的家庭,出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在战后与俘虏的交往中,双方甚至十分友好。在个体上他们没有仇恨,没有矛盾。但在集体意志中,个体之间认为的形成了莫名的剧烈冲突,成为了你死我活的对立面。

集体对个体的绑架,在人类社会无处不在。人类的文化成为绑架的绳索。文化具体落实而形成的各种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使得个体无处可逃,就像大树所控制的每一片树叶,个体命运始终被牢牢控制在他人手中。

集体不是由个体组成的吗?个体一旦组成了集体,个体就丧失了自我。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定义为资本主义列强争夺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的发起,参与,终结都是与个体无关的,个体在战争中的命运都是战争所决定。

历来哲学家讨论自由与意志的时候,就如同新兵对伙食的埋怨。叔本华,尼采们就像才入伍的士兵一样对意志充满信心。

极端,异象才能反映本质。人类和平久也,没有人回忆战争,反思战争。而战争周而复始的一再残害人类,而且如同妖魔不断变幻着面目,比如经济战争,科技战争,文化战争等等。如果仅在战争中思考战争,在和平中思考和平,我们能相信会有一个正确的结论吗?

黄巾起义中的十万京观阴魂,李自成潼关大战的人叫马嘶,太平天国、白莲教发明的神明附体,个体无一不是帮凶,同时也是冤魂,到底是谁害了谁?

生存是如此艰难吗?生命是如此不值一钱吗?我们健康,强壮是为了什么?历史上所谓的无数英雄,比如曹操,比如司马懿,比如苻坚,他们难道不是驱赶羊群的虎狼吗?历史留名的很多人其实比刽子手还要凶狠,成王败寇,底下无数的喽啰虾米呢?

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有怎样一种文化?如果我们不想被尽早碳中和,就应该去问一问孔仲尼,问一问老庄,问一问释迦摩尼,问一问耶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个体   集体   战壕   大树   意志   敌人   命运   人类   战争   自由   文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