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再有钱一点、再瘦一点就好了”- 解析:自我pua的陷阱

“只有优秀才值得被爱,所以我要更加努力…”

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没错,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核心信念。

在遭到喜欢的人拒绝后,我们本能的自我对白就是“我要是再漂亮一点,她就不会和其他女孩子跑了…”“我要是再聪明一点,再有钱一点,再有才华一点……他就会选择和我在一起了。”甚至“我要是再努力赚钱一点,她就不会出轨了”。

如此习惯化的自我批判思维,真的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俞变俞好吗?

可残酷的现实是,与愿望背道而驰, 长期的自我责备,让我们陷入了自我pua的陷阱中,目光局限于自己的缺点,认知注意也变得狭隘,导致结果的糟糕,最后,陷入自我责备的恶性循环中。

紧接着便是内疚、失控、无助恐惧,到最后自尊水平的下降一个人的核心信念和自动化思维,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悄无声息地毁掉一个人。

可是,我不变优秀,就没人喜欢我呀,我不优秀,怎么值得被爱呢?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有没有人,能接受我最本来的样子”

中国内地女演员、脱口秀演员、喜剧创作者李雪琴,2020年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最终的总决赛中,容获得第五名。

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足够优秀的女生,也曾多次在脱口秀的表演中隐隐地自我攻击,自我怀疑,在客观的赞誉和成就面前,李雪芹似乎总是急着要证明一个自以为的事实:其实我真的没有你们看见得那么好。

她曾坦言过自己的经历,24岁时,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但是这个男生嫌弃自己胖,称抱不起她,他给李雪芹下了一个条件:“只要她减肥到100斤酒和她在一起”为了深爱的男孩,李雪琴曾经疯狂减肥。

在一次节目里,一个女生看见李雪芹不小心把手切到后,主动抱起了她,对她进行安慰。对此,李雪琴哽咽着说“我心里有一块曾经枯萎的地方,今天因为你又发了一颗小小的芽。”这样一句话,让全场观众泪奔。

假自体

当我们把真实自我“藏起来了”,发展出来的便是“虚假的自我”,用科胡特的说法,叫做假自体

假自体指的是:建立在迎合他人愿望而不是服从个人真实感受或本能需要基础上的自我。与真自体相对应,假自体是虚假的、表面的、伪装的、就像人格面具一样 没有办法才拿它当活下去的工具。

市面上所有的鸡汤学,都加固了我们的“假自体”。

从小的时候,父母的殷切期望,让我们认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于是我们努力考高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我们也学,看,我也会弹琴呀,诸如此类,我也可以很乖呀、我也可以很努力呀、种种外在条件,成为我们行动的一切驱力

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的三观:因为我这样,所以才被爱,也就形成了我们的“假自体”。

当我们因为“假自体”获得了大众的光环与掌声,这些掌声,又只送给坚强的人、成功的人、优秀的人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理想的自己。

外在控制条件、奖励条件强化了假自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甚至当我们停下来,想要反思一下,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内在驱动力的理由,一停下来,我们就开始焦虑,对“真自体”充满了羞耻和愧疚,非常害怕自己得不到理想的认可和爱。

我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值得无条件被爱的,不良的原生家庭,不幸的早期童年经历,让我们失去了健康依恋关系的情感模板,永远在追求理想化、功利化、表面化的情感认同的路上。

为了获得更多的认同,我们无法划清边界,也无法拒绝那些负面的关系,在负面关系里面恶性循环:“我再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就可以了,我就值得被爱了”

禁不住打击的人,纵使外表光鲜靓丽,也选择了自我毁灭,留下世人的百般不解,禁得住打击的人,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一再沦陷,并间接引导着他人。

功利化的文化导向下,多么可悲!

现在你终于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富豪坐拥千万财产,却仍然不快乐。

因为别人喜欢的是你做的“事”,而不是你这个“人”

无条件的爱

那么有人能接受我们最本来的样子吗?答案是庆幸的:有的。

在最新的心理学书籍《恰如其分的自尊》里面就曾写到,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自尊、成就三个必要条件之上的,很多人跳过了第一个,第二个环节,直接追寻第三个环节,那就必然导致一个极端的结果:如果我做到了这样的成就,我就是值得被爱的,如果做不到,我们就是不值得被爱的。

全有或全无的思想,很容易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让我们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等,一旦失败,还会让我们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无条件的爱(自我接纳),自尊的基础上,也就是:我本来就是好的,如果我努力一点,那我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我本来就是不好的,只有努力了,才有机会让自己变成好的。

大部分人很难通过后者步入成功,因为前者给人留了退路和安全感,后者没有。

恰如其分的自尊给我们以启示,要用无条件的爱,加上有条件的教育手法,才能够让孩子既能够找到归属感,也能达到自我实现。

我们对待自己也一样,如果我们不曾安慰过那个被我们忽视的内在小孩,我们就永远找不到真实的自我,永远沉溺于“假自体”下,而那个被你忽视的小孩,会不断饥渴地从黑暗中拖拽你,终有一天,将你从光亮的世界,再次拖回无助的黑暗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脱口秀   自我   恰如其分   恶性循环   陷阱   成就   条件   努力   真实   优秀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