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内心,活出自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生活中,经常内省可以让我们不至于落入痛苦和烦恼的陷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平坦的道路上开车,速度快、心情舒畅;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开车,速度不得不慢下来。


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身体内的“气”顺畅时感觉心情舒畅、能量满满;“气”受阻时,总觉得心口憋得慌,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


医学博士杨定一在《短路》一书中,用“电流”来比喻意识的流或生命的力量,这股流或力量也就是我们身体内的气,他将气比作电流,把头脑比作电阻,一体或生命最原始的潜能则代表电压。


在物理学中,当电压恒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反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接近无限小时,电流就会趋向于无限大。


也就是说,我们的头脑产生的阻力也小,身体内就会产生更大的能量流,这时身体的气比较顺畅,我们身体的感觉会非常舒畅,并迸发出一个巨大的能量。


本书主要分析我们是怎样被“我”束缚,我们又要怎样减少这种束缚,达到“无我”的状态,实现真正的自由。


体会空或一体,臣服无限、绝对、永恒,跳脱自我限制,才能活出全部潜能。


01、人最大的阻力叫大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哪怕穷尽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可能实现穷尽所有的知识。


不仅如此,我们在看待外界时,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这个局限便是我们的大脑。


当某件事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件事的好坏,并决定处理这件事的方式,然后才去行动。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我”的意识下完成,哪怕“我”再有智慧,也跳不出我模式、自我逻辑。


这个“自我”是我们的大脑的产物,也是我们发挥全部潜能的最大障碍。


我们想活得快乐,大脑会告诉我们,生活中还有这么多烦恼,我怎能快乐;我们想忘记烦恼,大脑中却时时闪现烦恼的事;我们想做更有意义的事,大脑却告诉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想做的事不一定有意义。


葛朗台宁愿父女感情破裂,也要保住自己的钱财;许多贪官污吏宁愿牺牲人民的利益,也要保全自己的地位;很多到海外留学的学子,宁愿牺牲祖国的利益,也要保证自己所谓的“成就”。


这些人就是被“我”冲昏了头,被困在了一个小我中。他们被自己的大脑死死地捆绑,无法跳脱。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能够感知的、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体。


我们大脑认识外界,要通过比较、推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而一体不需要比较,它是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


作者认为,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一体,而不能达到一体。


那么,要活出一体,该怎样做?


02、放下“我”执,真正做到忘我、无我


我们都想获得欢喜、宁静、自在,这也是我们的本心,然而在获得的过程中,“我”却常常给我们制造障碍。


杨博士在书中说道:“一个人随时可以把这个阻碍降到最小,绝对的一体自然可以在这个小小的体内造出彻底的短路,甚至把它“烧掉”,也就可以彻底把“我”取消。”


要活出空或一体,我们就要清除最大的障碍,也就是大脑中的“我”。


抛开我的价值观、我的观念、我的痛苦、我的烦恼,超然地活。


于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修行,希望通过修行能够放下,能够忘我、无我。


修行真的能让我们放下吗?


杨博士认为不能。


因为我们要么认为“我”存在,要么认为“我”不存在,我们不会处在存在的多或存在的少的阶段。


换句话说,一个人要么超脱,要么受束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当然,这个观念要转变是可以实现的,前提是我们消除“我”执,体会空、一体。


用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放弃小我成就大我。


袁隆平院士研究水稻不为自己,而是为了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张桂梅老师不为自己出名,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学子走出大山;多少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强大,不惜奋战在科技一线,奉献自己的一生。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利益是小,大家的利益是大,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


当然,要消除“我”的障碍没那么容易,要体会空,我们只能用一种螺旋上升的方式,而不是直达。也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练习放下。


03、放下、臣服,回到本心


追本溯源,我们原本是“空”的,我们原本就很宁静、快乐、自在,只是在成长生活过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束缚。


把这些束缚拿掉,就是我们要做的功课。


一般人会认为要挣脱这些束缚,要用很大的力气。


杨博士认为,我们越是想挣脱这些束缚,也被这些束缚捆绑得越紧。


真正的跳脱是不费力,轻松地活出“空”,这个“空”我们一直都有,现在只是需要回去寻找。


我们一直都很自在,只是在喧嚣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我们要做的只是提醒自己,一切都好,我们一直都很快乐、自在。


练习放下,就是不断提醒我们体会“空”、活出“空”的过程。


杨博士建议我们,可以通过睡眠的状态体会“空”,在一天醒过来时,体会那个没有念头的“空”的状态;不断提醒自己不是这样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我一一我”的练习,一切都好的练习,平等心的练习等等。


不可能发生什么事,不管遭遇什么伤害,我们只是臣服。


物质只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不是用来比较,也不是用来满足我们的欲望。


大脑产生的是欲望,内心才是我们最想要的。


我们大脑希望获得更多的名利地位,内心却希望获得平静、快乐、自在。


当我们的大脑和内心在一起时,它会跟随内心一起共振,这种共振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发挥生命最大的潜能。


04、结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的内心本来就很宁静,本来就很快乐,本来就很自在。


我们之所以痛苦和烦恼,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我们被世俗蒙蔽了眼睛,看不清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通过阅读《短路》这本书,我们可以看清自己的内心,遵从内心而活。


平静、快乐、自在,一直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自在   内心   跳脱   电阻   潜能   电流   大脑   烦恼   身体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