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网红“汤屋”要被没收,回应来了

因酷似宫崎骏漫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汤屋走红,杭州西湖景区下满觉陇有幢建筑成为众多游客必打卡的网红打卡地。

就在上周,这幢外形独特的建筑,因涉嫌违建,执法部门“拟对违法建(构)筑物予以没收处理”,11月14日是公示的最后一天。

此前报道戳这里:

酷似“千与千寻”汤屋的西湖景区网红建筑,涉嫌违建要被没收?目前正在公示

西湖景区网红“汤屋”涉嫌违建要被没收,决定是怎么做出的?具体怎么执行?最新回应来了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公示期结束,执法部门尚未收到书面形式的异议。等到公示期满后,执法部门将会依照相关程序,正式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在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昨天公示期已经结束,小时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满觉陇。

得知汤屋涉嫌违建要被没收

有人专门赶来打卡

天气阴沉,气温不高,但仍有不少人来打卡“汤屋”。“汤屋”木门前,门口提醒不要拍照的提示牌还在,木门已经加了铁链、上了锁。

昨天来汤屋打卡的有游客也有本地市民,其中还有几位老年人,大家都或多或少听闻了关于“汤屋”要被没收的消息。

在前往汤屋木门前的小路上,两个年轻女孩正在拍照留影,“我们是从上海过来玩的,就住在满觉陇附近,之前在网上刷到过这座‘汤屋’,最近也听说了它是违建、要被处理,所以今天特意赶过来看看。这个建筑真的挺有特点的,拍照很好看,希望它能继续保存下来吧。”钱女士是杭州人,特地来满觉陇玩:“我们是闺蜜聚会,顺便过来看看‘汤屋’。之前看到说要被没收的新闻,以为是要把房屋拆除。”当得知“汤屋”属于部分违建、不用拆除后,钱女士表示:“那如果不用拆,留在这里当作一个网红打卡点,也是蛮好的。”

一位从萧山义桥专门赶来的阿姨,也是来打卡拍照的,“我之前来过多次满觉陇,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幢建筑,这几天新闻在报道,我也听说了。今天几个人约好一起过来,就是想亲眼看看。”

汤屋院内仍有人在

更多人表示:汤屋能留下很好

小时新闻记者绕行到汤屋的另一处门,门楼上刻着小篆体的“倪宅”二字。记者看到门前的道路两侧放着不少石材构件,还有木材,木材堆了半人多高,上面覆盖着雨布。

石材构件堆放在另一侧,很多构件放在木架中都没有拆封,看样子已经放置了蛮久。透过木门门缝,记者看到里面停放着电动车。记者又走到汤屋院落靠近茶山的另一处小门,院落里还能看到停放着几辆电动车,院子里有人在活动。距离汤屋不远处,有一处公厕,做保洁的王大姐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年。“这边是茶山,以前没什么人来的。最近几年来玩的人多了,大家拍照片发到网上,还取了个‘汤屋’这个名字。本来茶园这边都没有隔离网的,来的人多了,为了防止踩到茶园,慢慢都加起了隔离网。”

朴实的王大姐不太懂这座建筑怎么就火了起来,“变成网红打卡点就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这幢房子是一点点建起来的,网上火了之后,吸引了好多人来哦,特别是桂花开的时候,来的人最多,有时上厕所的人都能排出一二十米远。”

采访中,有位杭州本地大伯表示:“这个房子建在这边非常巧妙,也比较有设计感。但是它毕竟属于违章建筑哎,在西湖景区又紧挨着龙井茶产区……”记者询问了多位来打卡的游客,多数人都认为保留建筑是更好的做法。几位满觉陇村的村民则表示:“看得出房主确实花了很多心思,现在也成了满觉陇的网红打卡点。但违章建筑既然认定了,执法部门做出没收处理是有法律依据的。接下来就看它能不能有个合理的用处吧,反正比简单拆除更有意义。”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章然实习生 张佳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西湖   千与千寻   新闻记者   景区   木门   构件   行政处罚   记者   小时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