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数据:2022年10月楼市成交下调23%,8年最低,市场再次探底

统计局数据:

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86520亿元,下降8.3%。

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商品房销售额108832亿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2%。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480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国内贷款14786亿元,下降26.6%;利用外资62亿元,下降13.5%;自筹资金44856亿元,下降14.8%;定金及预收款41041亿元,下降33.8%;个人按揭贷款20150亿元,下降24.5%。

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70。

首先:成交面积、成交金额10月跌幅加大

拆分单月数据可以看到,10月单月销售面积销售额,虽然依然是2015年来8年来的最低点,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不足1亿平米。销售面积同比下调23.2%,销售额同比下调23.7%,在前2月市场逐渐企稳的基础上,整体市场再次探底

7-9月市场有所见底,但10月份市场再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调。

其次,楼市低迷, 2022年市场信心10月再次下调

10月楼市成交再次下行的原因主要有

1: 市场未恢复信心

虽然最近房贷数据有所恢复,但市场信心没有全面恢复,购房者大部分没有信心入市,整体市场成交非常低迷,三四线城市已经很难刺激,一线城市又没有稳楼市政策。

2:疫情波动导致前值过高,全国疫情影响巨大

整体看,因为2021年整体市场上半年萧条,下半年井喷,所以去年下半年整体数值较高,2022年整体疫情影响巨大,特别是2021年整体市场活跃,出现了同比数据明显下调。特别是9-10月份部分城市又起一轮疫情,导致市场信心再次下行。


3:楼市宽松政策井喷,但房企暴雷依然持续

经过几年的深度调控,房地产市场显现出一些疲态,加之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融资端的监管,让企业压力倍增,新房降价销售的现象在一些城市和区域逐渐增多。

之前的热点城市包括杭州等城市都开始了下行,市场信心不足。


其次:全国稳楼市政策持续井喷,超1000次!

2022年截止10月15日,年内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1000次(2021年同期只有600次)!同比上涨接近70%,9月单月超过135次,累计2022年房地产调控继续刷新历史记录。

降息持续,最低首套房利率已经拉低到3.7


整体看政策内容越来越宽,政策力度越来越大。当下楼市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信心不足,三四线缺保交楼的具体落地措施,一二线改善购房者特别是一线城市依然很难入市。

但目前看,市场的信心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期待包括烂尾楼续建资金、存量房贷降息等更大力度政策。

10 月,部分城市政府直接或鼓励国有企业对存量房进行回购,作为保障安置用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等。

从政策预期看,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需要针对换房改善出现明显的宽松政策,整体市场在4季度依然期待更多的积极政策。


第三:10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70。

持续一年下调,市场信心没有恢复,市场整体看,随着11月加码救房企的政策出台,市场在等待更明确的政策落地细节。


第四:市场需要期待一线热点城市

10-11月逐渐开始出现强二线城市松绑限购,信贷等政策,特别是杭州开始二套贷款松绑,这代表一轮新宽松升级。但930政策对一线城市影响不大,整体政策需要继续宽松。特别是北京与上海、深圳的楼市政策对全国的影响非常大。


房地产市场在历经十几年快速发展后,与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相对应,特别是疫情下,购房者信心不足,很多房企暴雷影响了购房者的安全感,所以使得很多宽松政策对于市场的作用低于预期。


整体看,当下房地产市场需要购房者恢复信心,而市场要企稳肯定必须从一二线开始,当下9-10月房价一二线全面降温,市场期待出现更多宽松政策。特别是一线城市二手房连续2月持平,新建住宅9月一线城市也环比下调,需要更多的稳楼市政策。


在11月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影响下,市场有望在11-12月逐渐企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楼市   市场   疫情   景气   宽松   统计局   销售额   信心   最低   面积   政策   数据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