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向日葵天文课堂 - 运动的地球

在上两期的天文课堂中,我们用到了很多方法去了解地球的形状,又给大家以歌谣的方式总结了地球的基本概况,这一期我将带领大家认识宇宙中这颗富有生命又在不停运转的地球。

我们知道,人类这个庞大的群体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注意是表面,而不是地球内部。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地表以下是什么?究竟有多深呢?

地表图

地球作为太阳系八颗行星其中的一员,这个坚硬的固体球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也就是我们人类所接触到的最表层,它是地球的坚硬外壳,由岩石组成。地壳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17千米,大洋部分比较薄,平均厚度约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约35千米。再走向地球更深一层,我们称为的是地幔,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以下1000千米深度为上地幔,1000-2900千米为下地幔,地幔的一部分处于熔融的状态,通常我们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再走到地球的最深层,我们称之为地核,主要是由铁和镍组成的,同样也是分为了两层——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同样呈现熔融的状态,而内地核由于压力极大,铁原子和镍原子被挤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固态的金属球。以上便是地球从地表到地心的结构了,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已经记住了呢?

地球结构图


下面,我们将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在古希腊人眼中,地球是处在一个水晶球的中心,人们坐在谷堆上面,看星空,看日出日落,这是最直观最简单的认识宇宙,当时的人们认为宇宙中的天体都是以地球为中心在运动的,和谐有序,万古不变。

水晶球


因此,其中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家托勒密推测,宇宙中的天体排序从地球向外依次是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

托勒密宇宙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


自此,人们认识到地球是在绕地轴不停的旋转的,这里说的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自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 34′,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所以又称地球自转轴。因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精确的计算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3时56分4秒。人类从观察太阳东升西落,发现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还发现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时差的现象。

昼夜更替图


地球,除了绕自己的地轴不停的自转,这颗充满智慧的星球还在绕恒星公转,也产生了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此外,我们的地球是从何而来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下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将一一揭晓,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

上一期的歌谣中“庐山起义是半径”和“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取谐音“庐山起义”方便大家记忆。

根据地球的自转一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也随着地球转一圈。根据地球的半径6371千米,粗略计算地球赤道地区的周长大约是4万千米,也就是8万米(里),因此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本期问题

八颗行星中除地球外,还有哪个行星是固态的?

下期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围绕地球的公转及地球的形成展开地球的未解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哥白尼   地幔   地轴   地核   地球   地壳   千米   行星   向日葵   厚度   天文   课堂   宇宙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