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拐枣酒

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父亲向来偏爱秋季,因为到了秋天,不光家里的粮仓喜获了丰收,就连他的酒坛子也收获满满。

记得小时候,每当繁重的秋收工作结束之后,家家户户再种上油菜,一年的农事基本上也就清了。这时候,心满意足的父亲总是要犒劳一下自己,只见他很用心地泡上一大坛子拐枣酒,呼朋唤友,开怀畅饮。

拐枣学名枳椇,因它外形奇特,弯弯曲曲,所以在故乡人们又叫它鸡爪子。别看拐枣其貌不扬,其实味道甜之如蜜,它跟刺梨、金樱子一样,是泡酒的上好材料。霜降之后是采收拐枣的最佳时机,此时的拐枣吃起来不再像霜降前那样涩,已经如凤凰涅槃般变得十分的香甜。这个时候,父亲会背着一个大竹篓到山上去采收拐枣,而我总是跟在他后面,在参天的大树下、在没过头的灌木丛中穿梭。林间不断传来阵阵清越的鸟鸣声,似乎是小鸟们吃饱了野果,在无私地给我们引路一般。

“咔嚓,咔嚓”,一路踩着枯枝败叶来到高大的拐枣树下,抬头仔细寻找,只见枝头还有不少拐枣隐藏于宽大的树叶间,弯弯曲曲像摇摇欲坠的枯枝。树下,被秋风摇落下来的拐枣,伴随着飘落的树叶,东一枝西一枝悠闲地躺在枯草丛中,它们有的通体褶皱,有的饱胀得似乎泛着光。拾在手里,只见膨大的果序梗呈一个个肉质的“万”字状,末端顶着一颗颗黑褐色如绿豆般大小的圆球,里面是被严严实实包裹着的几粒扁平坚硬的种子。虽然“拐枣”这名字里带个“枣”字,但它却跟我们平时吃的红枣没有任何关系,长相也毫不相同,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是在春末夏初开黄绿色的小花,花朵细小如米粒。不过枣花是星星点点掩映在翠叶间,而拐枣花却是一簇一簇,层层如雪,极富诗意。一树繁花,芳香馥郁,引来了无数蜜蜂,远远的就能看见它们忙碌的身影。

捡完地上的拐枣,父亲伸出粗粝的大手搭在布满沟壑的树上使劲摇晃,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便下起了拐枣雨。一枝枝拐枣伴着树叶砸在我们头上,我在树下欢快地把它捡起,不一会儿,拐枣便把竹篓塞得满满当当。

采收回来的拐枣先是被父亲晾晒几天,然后清理掉那一颗颗小小的果实,再反复清洗、沥干水分,最后放进清冽的白酒中浸泡。

等拐枣酒泡好的时候,已经是寒冷的冬天了,袅袅炊烟中,家家户户把火炉烧得通红。闲暇的时候,父亲邀上好友,再请来街坊邻居作陪。“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然而此时的父亲,无需用茶当酒,只见他娴熟地宰鸡宰鸭,然后笑盈盈地抱出了酒坛子。窗外冷月澄澈,月光如水;屋内火炉汤沸,雾气氤氲。觥筹交错间,拐枣酒的醇香绵长使得他们决定了不醉不休。

父亲其实并非嗜酒如命之人,他平时在跟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甚至是滴酒不沾的,我想他喜欢泡拐枣酒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好客,喜欢热闹。

有一年深秋,我怀抱着孩子去看望父亲,正好赶上他准备泡拐枣酒,我在帮他拾掇拐枣的时候,随手抓了一把种子带回了北方,种在花盆里精心培育。次年春天,花盆里就钻出了一些嫩黄的小芽,最后我挑选了一株粗壮的拐枣苗移栽到了庭院里。如今孩子快小学毕业了,拐枣树也在前几年结了果,然而父亲却不再泡拐枣酒了,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老朋友们也都上了年纪来往不便,甚至有的已经故去……

又是一年霜降。早晨,一串串七彩的阳光穿透清冷散落在庭院中那一株拐枣树上,透过稀疏的枝叶留在地上的斑驳疏影,被猎猎秋风揉得粉碎,西风狂卷着落叶,如无情岁月撕扯着泛黄的日历。一地横七竖八的拐枣,偶尔有几枝摔裂了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仿佛是从父亲的酒坛子里飘出来的一样。


审阅:唐春林

简评:粮仓喜获丰收,酒坛子也收获满满,父亲在每一个秋天得偿所愿,是辛勤的结果,也是大自然的恩赐。满满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爱,很富有感染力。

终审:严景新


作者:郭小粉,女,农妇,河北省蠡县人,原籍贵州省长顺县,布依族。喜爱古诗词。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蠡县   竹篓   霜降   酒坛   枣树   粮仓   家家户户   火炉   乡土   树叶   散文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