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牛市来了,你买什么?


越简单的解释,越有可能正确。

——威廉·奥卡姆



周五恒生指数涨了7.74%,上证指数涨了1.69%,市场又给人感觉牛市回来的味道,网上最多的段子就是“牛来了,速回”,我们是否想过,如果牛市来了,该买啥呢?


这个话题前几天我也与一位朋友的聊天,一位马上要做爸爸的朋友,有着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想增加自身的一个投资渠道,我直接跟他推荐了指数基金。


相信大部分人对于指数基金还是比较陌生,但是未来这个词相信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巴菲特从来不跟人推荐股票,但从1993年至今,巴菲特先后不下10次推荐了指数基金。


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写道: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的专业基金经理。


巴菲特认为,大部分的投资者,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去买手续费低廉的指数型基金。而且这样做的收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应该可以轻易地击败市场上大部分的投资专家。


假如是这样的话,关于指数基金的三个问题就值得我们花时间详细了解



什么是指数基金?


为什么要么买入指数基金?


如何选择指数基金?



01

什么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Portfolio Solutions和Betterment(投资服务机构)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分析持有10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间的表现。结果发现,指数基金投资在82%到90%的情况下,表现好于主动管理投资。


美国是指数型基金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先锋集团率先于1976年在美国创造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先锋500指数型基金。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发表了题为《判断力的挑战》的文章,文章指出,作为一个被动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将超过大部分主动型投资经理的投资收益。同时,保罗呼吁成立一只基金来复制标普500指数。两年后,他在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中评论道:“比我想象的还要快,我默默做的祷告已经成了现实。”他指的就是博格-利巴郎第一指数基金的发行(也就是先锋500指数基金)。


指数有多种分类,比较常用和简单的就是分为宽基指数和窄基指数两大类。

宽基指数不区分行业/覆盖范围大,我们常见的一些指数代表整个市场走势的,都属于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上证50/上证500/恒生指数/标普500等。

窄基指数,一般多是行业指数或者主题指数,如医药指数/房地产指数等。

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宽基指数。


02

为什么要买指数基金



我们回顾一下美国1890年至2020年的历史数据,在这130年间,美国CPI年均上涨2.6%,无论投资于股票、长期国债这类金融资产,还是黄金、原油、或者房地产这类实物资产,都可以跑赢通胀。其中,股票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9.5%,10年期国债为4.7%,黄金、原油、房地产的年化收益率略高于通胀,分别为3.5%、3.0%和3.2%。


股票长期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资产,财富增值效应遥遥领先。1890年将1美元投资于标普综合指数,2000年将变成3.88万美元,到了2020年增至12.8万美元。同样的1美元投资于10年期国债,2020年只能变成395美元,投资于黄金只有85美元,投资于房地产也只有62美元。



透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长期来看,股权的投资回报率是高于其他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而且股权属于直接融资,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企业,长期来看都是受欢迎的,所以未来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且整体回报率上会相对稳定。


那么国内的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如何呢,那我们就用最为典型的沪深300指数来看下,之前十年的收益率如何,如果我们采用每个月定投的方式,可以看到收益率是非常可观,而且这个收益率可以轻松打败绝大部分投资者,包括专业机构。



那有的说为什么不直接去买股票?


主要是股票背后代表一家公司,投资股票要比债券难度要大许多,因为债券只要背后的公司不倒就可以收到利息,而投资股票要想长期有好的的收益率,一定是背后这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不断增加,也就是不光是不倒,而且要做到成功,这就需要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商业模式、前景还有财务数据能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分析,而这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还有就是股票市场波动非常大,这里面有政策、资金、还有人性的因素。连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都在著名的“南海泡沫”中差点破产,他说过“我可以预测天体的引力,但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加之很多人本身对投资市场缺乏基本认知,以投机取巧的心态进来,短期操作频繁,免不了容易买在高位,卖在低点,包括很多机构的专业人士都无法跑赢大盘。


这里面最著名的巴菲特和对冲基金的对赌。


2007年12月的一天,一个叫Protege Partners的对冲基金给巴菲特打来电话,他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一个十年的赌约。巴菲特坚信战胜指数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Protege partners认为专业的对冲基金能够战胜市场。于是他们在美国的Long Bet网站上定下来十年赌约,巴菲特选择标普500指数,Protege Parterns选择五家对冲基金的基金(FOF)赌注100万美元。


这个赌局最终十年后的结果是,标普500指数在2008年到2017年期间总共上涨125.8%,每年平均涨幅8.5%。而对冲基金FOF中表现最好的总收益为87%,年平均涨幅6.5%,表现最差的总收益只有21.7%,年收益率2%。


可见如果连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没办法战胜指数,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就是分享股市收益的不二法门。




03

如何选择及买入指数基金?


约翰·伯格是先锋基金的创始人,也是《共同基金常识》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教授对他的评价是:“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或我成为沃伦·巴菲特。然而,约翰·博格却能帮助我们中的任何一位成为一名精明的投资者。”


博格在书中建议极其简单:购买那些低成本/低换手率/严格遵守投资组合策略指数基金。而且他最推崇的就是标普500指数。


国内最符合博格标准的就是一些宽基指数基金,比如ETF300,上证50ETF,MCSI中国a50,H股ETF等


首先是因为其持有成本较低,因为长远来看每年的费用高低其实影响会非常大,例如每年1%的管理费用,看起来似乎很低,但如果基金当年的收益率为8%,其实你的真实成本为12.5%,其实还是非常高的。


还有指数基金可以避免基金经理人为的因素,就以沪深300ETF为例,都是以跟踪指数为目标,采用完全被动的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雪球)


其次,就是在买入的时候可以选择采用定投的方式进行,定投买入更类似于马拉松长跑,对马拉松跑和百米冲刺,参与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百米冲刺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他的人往往没有太多的感觉,而马拉松就不一样,对于每一位参与者,只要是跑到终点就会非兴奋,采用定投的方式,我们就同时间站到了同一边,这样不容易被市场的情绪干扰,反而是市场越是下跌的时候对投资者反而越加有利,也就是下跌赚份额,上涨赚净值。


最近出来了新的养老金所得税政策,每年可以最高缴纳1.2万,一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提取,这其实也是定投的一种形式。


最后,一定要有长期集中持有的心态,下图是《共同基金常识》中关于股市波动的一张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在第一年的时候年回报率的变动范围是-11.1%-25.1%,而到第十年是2.4%-11.2%,标准差是4.4%,50年后波动范围是5.7%-7.7%,标准差降到1%,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有时间越长回报率也越确定,同时波动也会越小。


总之,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尽量选择成本低的宽基指数,而且采用长期定投的方式,这个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投资者。


在2008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Tim Ferriss提问巴菲特:如果你只有30岁,没有其他经济依靠,只能靠一份全日制工作谋生,没有办法每天进行投资,假如你已经有些储蓄足够支撑你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100万将会如何投资? 巴菲特回答: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一个低成本的跟踪标准普尔500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在现代市场中,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和几乎所有个人投资者都能通过投资指数基金获得更好的业绩。

——本杰明·格雷厄姆


end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恒生指数   保罗   先锋   牛市   收益率   投资者   收益   指数   基金   股票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