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让“水韵江苏”更具想象力

数字文旅有多“潮”?你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走入”景区,与“画中人”同游;也可以裸眼观看3D展览,感受数字博物馆的魅力;还可以足不出户,游遍名山大川……如今,通过AR/VR、人工智能、数字人等新技术,一批充满想象力、未来感的文旅新产品、新模式已经“梦想照进现实”。

江苏作为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旅游强省、创新大省,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扎实推进文旅领域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数字政府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全省数字文旅产业新兴业态加速涌现、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文旅消费跃迁升级、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提质扩容,激活数字文旅消费新空间

一场新冠疫情,深刻重构了文旅业态。从江苏假日文旅市场的表现来看,游客对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加速融合的需求日趋强烈,这就要求我省文旅行业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旅游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9月29日,江苏首个元宇宙主题街区——华开·INBOX街区在南京市鼓楼区清江南路上开业,漫步其间,随处可见“量子雕塑”“数字拓荒”“碳中和检测区”等机械科技风的打卡点。

街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以可持续生态发展为切入点,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AR元宇宙商业街区——云中未来城。北边广场中央矗立着可爱又酷炫的“数字领航员”,市民通过扫描分布在街区中的AR攻略引导二维码,可以解锁4个沉浸式云中城场景以及故事章节,开启一段奇妙的元宇宙之旅。

这正是我省各地推动文商旅融合,进行业态提质扩容,激活数字文旅消费新空间的一个缩影。

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消费新产品、催生消费新业态、解锁消费新模式,推动数字文旅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

无锡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旗下纷纷推出数字文旅新产品,比如梅园景区推出的《我们的梅园往事》多维空间光影演艺秀等,不仅增强了景区文化艺术感染力,还提升了景区夜间吸引力,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体验需求,是景区发展夜游经济、拓展文旅业态的新方向。

在常州,为进一步通过数字文旅激活文旅消费,该市开发上线“常州有戏”“乡约常州”“夜宿常州”“龙城街巷”等融合型文旅产品,助力文旅演艺、乡村旅游、夜间经济等业态发展,满足多层次、分众化、高品质文旅消费需求,加快文旅市场和消费复苏升温。

从全省层面看,江苏以各类文旅消费示范创建为契机,培育壮大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各地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有体验的文化场景、有内涵的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演艺精品,建设一批嵌入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剧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数字文旅消费,离不开高水平的配套建设。为提高文旅消费便捷程度,各地还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网络消费新方式,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建设正是其中的典型。

文旅消费推广季、“非遗购物节”、“博物馆奇妙夜”……近两年,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举办一项项重磅活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不断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游览、线下消费。

优化平台,数字“新基建”提升公共服务

前不久,在文旅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30个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中,我省社保卡文旅一卡通融合改造工程、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宁艺通”——南京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线上监管与服务平台3个项目入选优秀案例。

社保卡文旅一卡通融合改造工程是以第三代社保卡为载体,通过指定全省统一的文旅“一卡通”技术规范体系,对文旅场所入口闸机和票务系统开展升级改造,实现景区及文化场馆的分时预约预定、多码合一扫码入园,提供图书借阅、活动预约、商品消费、教育学习等便捷服务,达成全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一卡畅游”,率先实现文旅领域“同城待遇”,夯实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发展基础。

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项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依托支付宝和微信平台,创新打造小程序集群模式,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为各景区景点开发小程序,集群到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线下构建“1+9+N”全域旅游总入口实体化公共服务运营体系,实现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线上线下一张网。

“宁艺通”——南京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线上监管与服务平台为全国首创,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从数据、服务、监管等各个方面对考级管理和服务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考级活动线上线下监管、咨询投诉、等级评定工作全环节网上流转。

这三个项目的集体入选,正是全省文旅部门加快文旅领域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动数字技术在文旅行业广泛应用,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

全省集中力量打造了集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分析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截至目前,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现归集原始数据1.97亿条,向省政务办推送数据6千多万条,初步实现系统整合、“一网统管”;积极开展“上云上线”实践,实行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出一批线上文旅产品,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创新发展。

通过搭建载体平台,打造数字文旅“新基建”,文旅公共服务不断优化——

比如,各地持续优化“江苏公共文化云”“江苏图书馆云”“苏心游”等平台功能,江苏公共文化云已实现全省各级文化馆全入驻、线上累计服务人次超1.9亿。

再如,推动公共文化场馆的数字化改造,开展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创馆、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推出一批云上产品及博物馆公开课、文物小游戏、文物视听节目等新型文化产品,打造了一批“不停演的广场”“不落幕的展览”“不谢幕的剧场”。

机制创新,筑牢数字产业发展生态

在“数字新赛道”上,如何准确把握数字文旅产业升级的路径与规律,不断激活发展动能、释放增长潜能?

首要是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去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探索推进文旅领域数字化建设,成立厅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江苏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职责分工。

南京、常州、苏州等地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纷纷出台扶持数字文旅产业系列政策举措,全省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渐成形。

抓好载体建设同样重要。我省一方面持续实施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提升工程,出台相关认定管理办法,着力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产业会展平台,鼓励和支持数字文旅企业利用运博会、南京融交会、苏州文博会等展会加强合作,开展资源对接。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就是典型案例。该园区围绕数字影视和数字文化产业,集聚行业规模企业800余家,其中包括盛趣网络、七酷网络、易幻科技等大型数字文化企业。2021年,园区瞄准行业头部,重点引入了北京文化、橙视觉、融创文化、牛友集团等影视及数字文化企业242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疫情期间,我省各级文旅系统一边出台助企纾困政策,一边积极引导互联网及其他领域龙头企业布局数字文旅产业,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出江苏金刚科技、苏州蓝海彤翔等一批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既要政策“及时雨”,又要发展“助推器”。为推动更多文旅企业拥抱“数字”走上“云端”,我省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文旅企业发展。近三年,共安排省级文旅产业专项资金2.66亿元,扶持产业项目273个,其中,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项目占到1/3。

“数”创未来,推动数字文旅发展,需要更灵活、更多样的合作机制,各方联手进行更深入、更丰富的实践探索。

9月23日下午,在苏州举行的第四届运博会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论坛上,徐州云龙湖智慧景区等5个项目与大运河母基金以及常州、南京、徐州等子基金等达成意向合作。今后,这样洋溢着融合发展蓬勃生机数字文旅项目必将越来越多,插上“智慧”翅膀的“水韵江苏”将更具吸引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姚政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6

标签:江苏   数字   常州   景区   街区   想象力   全省   智慧   产业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