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甄嬛”嫁给仇人之子,花3000亿办世界杯全靠她收租

还有10天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就要开赛了!


这届世界杯被称为“诸神黄昏之战”,35岁的梅西,37岁的C罗,37岁的莫德里奇…这个时代熟悉的巨星们(大概率)将迎来最后一届世界杯。


所以对很多球迷来说,不仅是期待着谁将捧起大力神杯,更像是看一场盛大的青春告别仪式。



这届世界杯注定是特殊的,这也是它第一次在冬季举办


原因简单粗暴,因为夏季的卡塔尔真的太热了,夏季的最高气温有时可达50摄氏度以上。


国际足联经过多方的商议,最终决定将比赛时间推后至冬季。


世界杯改期不要紧,可现在正好是欧洲各大联赛激战正酣的时候,需要中断联赛给世界杯让路。


即使是这样,还是给卡塔尔破例了。


因为这个腰缠万贯的中东土豪国家能给的实在太多了



花了3000亿,史上最壕世界杯



据卡塔尔政府表示,他们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人民币2.17万亿)。


为了迎接世界杯,专门修建了8座崭新的豪华体育场。


并且,每座球场都史无前例地在每个座位下方安装了空调,保证场内平均气温24 。



其中一个叫974体育场,更是世界上第一座可移动球场


它由974个回收集装箱组成,代表卡塔尔的区号974。它可以像积木一样拆卸后至另一地点重新搭建。



用来举行开、闭幕式,面积最大的卢塞尔体育场,则是由中国企业承建,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光造价就高达34亿英镑,也就280多个亿的人民币


没想到吧,谁说中国没参加世界杯了?只不过去的是中国企业,不是中国国足。



豪华体育场建都建了,索性一次把比赛办个够。


就在上个月,卡塔尔又获得了2023年亚洲杯的主办权


壕,就壕他个彻彻底底。



回想2010年的时候,卡塔尔是击败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最终获得了世界杯的举办权。


赢得了举办权之后,卡塔尔却一直深陷贿赂足联官员的指控之中。


虽然后来两年的调查表示卡塔尔拿下世界杯是清清白白,但大家似乎都默认对卡塔尔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这次卡塔尔世界杯的亮相,让这个富得流油的中东国家到底有多富,更加具象了。


在这个人均GDP高达68581美元的国家,法拉利是标配,游艇也是刚需。



卡塔尔航空公司也是常年稳居全球最佳航空公司top2的位置。另外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就是阿联酋航空。


80度平躺双人床,舒适的枕头、柔软的绒被,还有定制化铺床服务…


只要有钱,没有卡塔尔做不到的用户体验。



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有钱,还不用工作,政府变着花样的给公民们发钱。


看病是不用花钱的,水电气是不用花钱的,孩子教育也不用花钱的,统统免费。


高贵、奢华、壕无人性…


而让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壕王室的舵手,却并非国王本人,


而是前任国王的侧妃、现在已经荣登皇太后之位的谢赫·莫扎。



前面说了这么多卡塔尔的豪气冲天,不是要和大家聊世界杯,而是要讲讲这位产业遍布世界的最富包租婆。



“英国最富包租婆”,来自中东



众所周知,卡塔尔是一个君主制酋长国。


如果把它比作一个家族企业的话,那么谢赫·莫扎可以说就是这个企业的ceo


靠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和运筹帷幄的商业布局,莫扎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作为“最会穿的王室成员”之一,莫扎不仅本人常年把高定服饰焊在身上,还成立了卡塔尔奢侈品集团



收购了奢侈品牌Valentino和Balmain,同时拥有LVMH集团和Tiffany&Co的股份。


除了时尚行业,地产也是她疯狂买入的目标。


伦敦碎片大厦,她的。



英国第一的奢侈品百货Harrods,她的。



堪称“全球最贵公寓”的伦敦海德公园1号,她占了一半。



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伦敦奥运村、英国著名连锁超市Sainsbury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都有她的大量股份。


说她是伦敦最大包租婆也不为过。



看了卡塔尔王室在全球的投资,有人调侃:“只有天空才是卡塔尔集团在伦敦的投资上限”。


挖酱想起来,两个月前阿联酋还跟中国签了个300亿的“探月合作协议”,准确来说,是中国帮助阿联酋未来实现探月工程。


卡塔尔要是想搞天空投资,可以学学隔壁阿联酋,也能带着钱来找我们啊,科技和狠活,我们要啥有啥



言归正传,再说回莫扎。


她是卡塔尔人眼中“天赐的奇迹”,也是“全球最有权势的100位女人”之一。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始于一个昔日“罪臣之女”的野心与远见



上个世纪70年代,曾是部落社会的卡塔尔宣布独立,哈利法篡夺了皇兄的政权,坐上了国王的宝座。


曾经,莫扎的父亲也是一位酋长,因为反对哈利法独占石油和天然气的决定而遭到囚禁,整个部落都被流放到了科威特


本是酋长女儿的千金之躯,突然变成了罪臣之女。


莫扎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长大,直到15岁才被允许返回自己的国家。



18岁,莫扎进入卡塔尔最高学府卡塔尔大学攻读社会学,也是在上学期间,她遇见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个人——王储哈马德


没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哈马德就是那个仇人的儿子,莫扎心心念念想要扳倒的人


偏偏哈马德又不像父亲一般跋扈,他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思想自由为人谦逊,更重要的是,他疯狂地爱上了莫扎。


挖酱:王储和莫扎的故事怎么比偶像剧还偶像剧啊…



两个拥有同样理想、致力于改革和创新的年轻人就这样相爱(合作)了。


老国王哈利法当然是不同意的,谁会允许一个仇人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家人呢?


但是拗不过儿子的一再坚持,甚至摆出了“非她不娶”的架势,哈利法还是默许了这桩婚事。


不过哈利法还是留了一手,先让哈马德取了表妹为正妻,才让莫扎以侧妃的身份加入皇宫。


在大婚之日还不允许她的家人出席,并且把向母亲跪拜的仪式改成了向正妻跪拜。


方方面面都是在警告莫扎:认清你的位置


但是对于从小就忍辱负重的莫扎来说,这一切都算不上障碍。


压低姿态进入王室,只是她逆天改命的第一步。




“王女复仇计”,正式开机



以“罪臣之女”的身份卑微进宫,“大房”的眼色成了莫扎的家常便饭,王室成员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但是莫扎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实现她伟大理想的第一步,还是钱


1979年,莫扎偶然淘到了一价值不菲的黑珍珠,当时被拍卖行估价70万美元。


公公哈利法看上了这颗珍珠,直接开口向莫扎索要,遭到拒绝之后,一怒之下甩了100万美元从自己儿媳妇手里买下了这颗心头好。


价值100w的愤怒,这气能受。


而这100万美金,也成了莫扎商业之路的一笔天使投资。



在发现石油之前,卡塔尔的主要产业是珍珠养殖。


莫扎正是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将这笔钱投入进了珍珠养殖和加工,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


珍珠养殖不仅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商业奇迹,也让莫扎在男权至上的阿拉伯国家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莫扎的能力,非但没有让丈夫警惕和妒忌,反而让夫妻二人更加琴瑟和鸣,成了生活和事业上的忠实伙伴,不管去到哪里都会相伴左右。


当年还有一张很火的照片,莫扎的高跟鞋掉了,丈夫亲自弯腰为她穿鞋。


别说这是在女人无法抛头露面的阿拉伯国家,就算是一些更开放的西方国家也是不常见的场景。



夫妻二人的野心自然也是一致的。


这里还要给大家补充一个前提,卡塔尔是资源型国家,没有自己成熟的工业体系,常年依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坐吃山空”。


哈马德上位王储之后,多次提醒父亲要建立其他的支柱型产业,否则等到资源枯竭的那一天,卡塔尔又会变成一个贫穷的国家。


但是顽固保守的老国王并不愿冒这个险,对儿子的建议也是充耳不闻。


虽然政见不一致,但是不妨碍莫扎夫妻“搞钱”。


他们还共同创立了投资集团,开始了真正的商业运作,为日后的“造反”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资本。



哈马德和莫扎的机会来了。


哈利法又为儿子安排了一门政治联姻,要求他迎娶一个部落酋长的女儿作为第三房妻子。


哈马德又趁机和父亲提了一个交换条件:要求让妻子掌管王室家庭事务。否则坚决不娶。


换句话说,就是让莫扎掌管王室的财政大权。


哈利法同意了,这个决定也或多或少地成了葬送了自己王位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卡塔尔的炎热天气又给了哈马德忤逆父亲的机会 。


每年夏季,国王和王室贵族们都会去外地避暑。


1995年,哈利法按照惯例前往北欧度假,执掌军政大权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王储哈马德的身上。


趁着这个机会,哈马德在莫扎的帮助下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政变”,彻底推翻了哈利法的统治,坐上了王位。


从囚犯之女到一国之后,从一颗珍珠到商业帝国,莫扎终于让自己站在了最高统治者的身旁。


而这一刻,她不是他的附属品,而是他并肩作战的盟友。




“罪臣之女”手下的辉煌国度



丈夫上位之后,莫扎就继续放手去完成自己的雄韬伟略。


她曾长期生活在底层,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斥巨资建了一座教育城,引进世界各地的名校资源。



她还提出了“石油换美元”的构想,在全球各地到处置业,文章开头所说的伦敦碎片大厦、奢侈品百货…都出自她的手笔。


莫扎用她绝佳的商业头脑和投资眼光,带领着整个国家发财。



她还投资别人看不懂的艺术品。


曾经为了拿下价值1亿美金的毕加索雕塑,和世界画廊巨头高古轩对簿公堂。



2003年,哈马德将他和莫扎的第四个儿子塔米姆立为王储(想听立储风云八卦文末点赞,挖酱有机会出续集)


10年后,33岁的塔米姆成了阿拉伯国家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元首,他的母亲——54岁的莫扎也成了尊贵的皇太后。


至此,莫扎的《王女复仇计》算是正式划上了一个句号。



重视教育,用知识武装头脑;深谋远虑,用眼下的窘迫换未来的坦途。


不被偏见左右判断,也不让仇恨冲昏头脑。


莫扎的成功,在于她的远见卓识,在于她不同于普通人的目光和追求。


更在于她勇于跳脱出传统的男权叙事,不囿于王权体系中的宫斗与女性互害,用智慧和谋略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有一则王室八卦传闻,彼时刚刚进宫才不过20岁的莫扎,曾不卑不亢地反击那些叫她“囚女”的人:


“我会向你证明,王宫才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时过境迁,不管这则逸闻是真是假,她已经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东   世界杯   卡塔尔   阿联酋   之子   王储   伦敦   王室   仇人   国王   国家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