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仙风山


一 自然的云海

“哇!我们被云海包围了!”

正闭目养神,与失眠斗争的我,听到阿央她们的惊呼,一骨碌爬起,钻出帐篷。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白天一点都不被我看好的仙风山,此刻正发生奇妙的变化。

四周云潮暗涌,淹没了我们露营地下方所有的山峦。连绵不断的山峰被茫茫云海孤立成一座座岛礁,悬浮于云上,似欲起航的仙槎,驶向理想的彼岸。

夜里清晰可见,霓虹闪耀的周宁县城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烟云叆叇的海。我怀疑自己昨夜并未失眠,而是连同帐篷被风卷到了天上,天上的蓬莱仙境才会被云海环拥,不是吗?

安静,痴缠着峰峦的云海,在仙风阁前突然性情大变,波涛翻卷,如万马奔腾,潮水般向前倾泻。一时间,若时空置换到了壶口瀑布,只是眼前的瀑水无声,仿佛是怕惊扰了云下凡尘人家的清梦。

那排巨大的输电塔,在云瀑的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样的单薄。如洪波中飘摇的水草,时刻让人担忧。

天边隐隐出现一抹亮色,那是太阳在挣脱云海的束缚。

终于,太阳自由了!它快乐地,在洁白的云上留下半个猩红的唇印,并一点点晕开,孕出一个金光四射的球。

如此,仙风山震撼人心的云海日出结束。此情此景,不枉我百里奔袭,在寂寞、寒冷的高山之巅与风对抗,一夜无眠。

我想昨夜璀璨的夜空中星子忽闪着的大眼,定是在督促云海的生成,莫辜负了远道而来人们的企盼。那悄悄来我帐篷串门的兔子,可否是从月中下凡的玉兔?是被这里壮观的云海牵魂,还是被这里广袤的草场诱惑?

听说仙风山的高山草场,春季如翡翠般纯净而美好。惜哉!已然秋深,在干旱和秋老虎的双重淫威下,草场如霜侵似的。只有生命力极强的芦苇依然倔强地在风中摇曳,些许妩媚几分妖娆,似乎想替我摇曳回春的美好。

面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兔子在我的帐篷前,排了一堆粪球,以示警告就匆匆离开。而野猫则不同,“喵喵,喵喵喵……”地大声咆哮,慌得我们赶紧起床,收起放在露天,降温打冷的食物。

偶遇大山的精灵,在清冷,无眠的夜里多少有些慰藉。虽比不上,刚从云海中喷薄而出的太阳那样,令人心生感动,温暖满怀,却不失浪漫而温馨。一直担心起夜时,大风会刮走我的帐篷,又抱了一块石头置于帐篷内,求个心安。不怕有绿野仙踪里主人公的奇遇,就怕重蹈队友带着头灯去山下寻找帐篷的覆辙。

好在大风没有刮走我的帐篷,我也如愿见到这里最美的云海日出。还有我喜欢的历史遗迹。

该说再见了,仙风山云海!虽说遇见你的美,需要那么点运气,但我还是愿意再次与你邂逅。此刻,一起观云海那位姑娘发出的感慨犹在耳边回响:多用眼睛看吧,将这一刻刻在脑海,它的美是手机无法复制的。

二 历史的云雾

有人说,仙风山除了云海、日出日落,还有石奇、草美、风多。

没有向导,石奇恐怕领略不了。不过,严格来说我们已经和奇石亲密接触了。刚离开的观云台和望月亭就凌驾于一块巨大的奇石上,石壁上还刻了一个硕大的“仙”字呢。

总感觉这里的石比树多,草又比石多,风更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在不同的地点,把握着不同的节奏,引领人们领略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的风云,难怪此山曰仙风山。

就让风做我们的向导,带我们四处走走吧。古人就地取材,用山中的石砌了山中官道、亭子、和巡检司。这些石砌的古官道,每一块石子,每一个石阶都被岁月裹上历史的包浆,光滑而铮亮。

资料显示,仙风山麻岭巡检司遗址共有两处,分别位于天池潭西北侧和东南侧,处在同一条古道边,被岭(公路)隔开。西北侧为元代遗址,前后两间,面积190平方米。东南侧的巡检司遗址稍晚,为明嘉靖三十五(1556)年建,座西朝东,平面呈品字形,占地面积450平方米。两处遗址的墙皆为石砌,岁月虽腐朽了它们的内部木构,却完整地保存了石构的轮廓,留给后人一个抚今追昔、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循着古道,我们计划过天池,寻找被路人称作桥的拱式石亭和元代巡检司遗址,再返回公路,沿另一侧的古道去寻觅明代巡检司遗址。

想象过天池的模样,却没料到它居然也会“失踪”。若非事先得知它真实的存在,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穿过的那片草场就是曾经水汪汪,清粼粼的天池。一只山鹰在上空盘旋,它是否也和我一样疑惑呢?

一群水牛在古道边悠闲地吃草。见到陌生人,全都停止了进食,警惕地看着我,特别是那只母牛,一个箭步横在小牛前,着实吓我一跳,以为它要冲撞我。这些庞然大物,虽素以温顺、任劳任怨著称,与之近距离相处,不免心惊。只好放慢脚步,慢慢地向坡下的明代巡检司遗址靠近。

哈,水牛也喜欢巡检司遗址!品字形的遗址里,聚集了好几头。见到我们,它们昂起头,满眼好奇,盯着得我心里快要长草,才慢吞吞离开。一只站在后门的水牛,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望与它同色系的巡检司遗址,与站遗址里的我同框合影之后,才去追赶它的同伴。

历经几百年风霜雨雪的遗址,地面被历史的碎片撑高,原本高高的门头矮了,黑漆漆的石墙,不知吸收过多少历史的烟雾才这般模样。

此时,仙风山最亮丽的植物要数爬山虎了。许是被云海激动得血脉喷张,片片叶子比枫叶还红,它们攀附的碉堡,和晨昏沐在云海里的古道,巡检司一样,是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一起见证了仙风山氤氤氲氲的历史云雾。


作者简介

作者:丁平红,女,福建省松溪县第二中学教师。南平市作协会员,南平市诗词学会会员,喜爱诗歌、散文,作品发表于闽北各刊物以及各地网刊。


编辑:李典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南平市   天池   高山   草场   水牛   云海   古道   遗址   帐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