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水,无名山-黄柏山

今天讲讲黄柏山。黄柏山在周边还是小有名气的,说是无名山,是要拿信阳同名的黄柏山相比。老家的这座小山当然比不得别人家大名鼎鼎,黄柏山海拔仅105米,面积约8.7万平方米。

远眺黄柏山

这座小山远处观看,好像一片树林就能遮得严严实实。在自然方面,沙河绕山大半周而过,山体中空;在人文方面,古有传承文明的古庙,有孔子的晒书台,有王莽撵刘秀经过的传说,近有1929年石嘉云、李子健等在这里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

黄柏山的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传说古时候,此处虽非与苏杭可比,但也是山清水秀风景秀美之处。在山溪与河水交汇之处,有一个深不可测但清流见影的大水潭,潭中有黄白二鳝,经过多年修炼成仙,不仅能腾云驾雾,还能呼风唤雨惠及附近村民。忽一日,一外地人到此寻藏盗宝,无意中发现了她们,用法术将她俩捉到外地一客栈,并囚禁于客房的墙壁之中,时而让她俩引水上岗,时而被他随意玩耍取乐,就这样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想到昔日在深水潭中自由自在的快乐时光,而今却过着受人奴役的囚徒生涯,二鳝不由得茶饭不思,长夜难眠,但又无可奈何,整天只好以泪洗面,哀声长叹。后二鳝遇到住宿客栈的姜姓同乡帮助回到家乡水潭并斩杀仇人,经此一难二鳝拜别恩人求道峨眉山终成仙家。附近村民为了纪念她们,将二仙所居水潭命名白龙潭黑龙潭,特取其黄白鳝之谐音,将此山改名为黄柏山。


孔子问津处

黄柏山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数百年。史籍记载:东周春秋时期,因与鲁国国君政见不同,孔子离开家乡,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碾转到楚国北疆重镇叶邑(今叶县),与叶公沈诸梁(世界叶姓始祖,生卒年代尚有争议)谈论时政。向北返乡时行至滍水(今沙河)岸边,见河水茫茫,无法横渡,孔子便差子路向旁边两种田人询问渡口。后人为了纪念孔子,把该村取名为“问村”,即孔子问津处。问村的对岸就是黄柏山。孔子众人寻水浅处渡河。因不谙水情,水漫过车厢,浸湿书简。到达北岸,来到黄柏山,孔子等在黄柏山北侧张村的一块巨石上将书简晾干后才寻路北上,留下了晒书台和一座古庙的遗址。


人祖庙

王莽撵刘秀

相传当年王莽撵刘秀,刘秀无路可逃,便以黄柏山为中心,从汝坟桥村到堤郑村(均属叶县境内村庄)6公里布下迷魂阵,王莽军迷失方向,刘秀终逃过一劫。不论此传说是真是假,但有一点倒是真实的,那就是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昆阳之战(公元23年)就发生在距此不远处的古昆阳,王莽兵败从今汝坟桥村、问村(河对岸是黄柏山)、严村、堤郑村一带抢渡滍水(今沙河),恰逢滍水暴涨,溺死人无数。

据史料记载,王莽“新”军昆阳之战兵败,“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是为光武帝。公元58年,明帝刘庄即位,为纪念父亲刘秀昆阳之战的功绩,拨款在黄柏山建了精舍。


衍庆庵前两千年的老槐树

叶县黄柏山老区

1929 年,叶县早期农村党组织———黄柏山党支部在此成立,领导叶县北部农村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其前两任支部书记石嘉云、李子健均为当时县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为纪念党支部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历史功绩,当地群众自发于 1984 年在党支部活动旧址建造了一座 “革命先辈纪念碑”。 2001 年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兴建了一座档次更高的 “早期中共黄柏山支部纪念碑”,还硬化了场地,修建了大门,环境优雅,庄严肃穆,参观拜谒、光顾浏览的人群络绎不绝,形成了市、县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沙河似玉带一样绕黄柏山而过,山前山后水面宽阔,水势平缓,分别有白龙潭、黑龙潭两潭。其中白龙潭东西长300多米,南北宽70余米,水呈碧绿色,深不可测。黄柏山山顶有周朝的真迹,还有明代的衍庆庵,元代的朝阳洞、人祖殿。人祖殿前有一棵据传已2000多年的古槐,树干中空但枝繁叶茂,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沙河   王莽   名山   党支部   叶县   孔子   书简   黄白   水潭   党组织   公元   黄柏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