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长兴看秋天那一抹银杏黄

江南的秋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桂花香的秋,一种是银杏叶灿如若云锦的秋。闻过满觉陇的桂子香,是时候去赴一场金秋银杏叶纷飞的约会。

秋天的温度降几许,银杏叶便金黄了几分。在秋日的阳光下,一棵棵银杏树撑开金灿灿的树冠,忽而迎着秋风,蒲扇状的叶子飘落,铺陈在泥土之上,好一个银杏染秋!

银杏树,是天目山脉独一无二的瑰宝。

银杏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两亿七千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和恐龙是同时期的生物,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稀有植物。

据世界各国地质古生物专家考察,在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时期,银杏已经濒于绝灭,全球仅在天目山余脉保存下来。科学家曾从全球51个银杏种群中,采集到了545个银杏标本,并从基因角度来研究它们的差异性,结果却发现,这些银杏树几乎都来自于浙江天目山种群。

湖州市长兴县西北山峰属于天目山余脉,这里分布着极为密集的银杏古树,号称“世界银杏之乡”。全县有百年以上的古银杏5000余株,主要集中分布在小浦、煤山、林城等乡镇。

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景区更是有着“十里银杏长廊”之美誉,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大古银杏群落之一,也是全国12大银杏主产区之一。景区内共有百年以上古银杏树3600余株,千年以上6株,12.5公里长的银杏林,成为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

银杏树,是有历史的树。

长兴拥有“古生态三绝”——古银杏、金钉子、扬子鳄,它们奇迹般的存在,共同见证了地球亿万年来的沧桑巨变,也让今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远古时代地球的生命信息。

宋代以前逢寺庙必栽银杏树,宗教界称银杏树为“圣树”,银杏果为“圣果”。

八都岕景区有一棵“银杏皇后”,紧依着关帝庙而立,相传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耸天矗立,巨影婆娑,至今仍硕果累累,当地人经常到树下举办祭祀活动来祈福增寿。

长兴县水口乡有座寿圣寺,始建于三国时期,寺内有五棵银杏树长在一起,被称为“五世同堂”,最老的那棵有1000多年历史。

宋代时期,有称银杏树为“鸭脚树”,因其小折扇似的叶片如鸭蹼得名。北宋欧阳修有诗《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为证: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可见,宋时银杏主要出自江南,并已作为贡品出镜。据已故《中国银杏志》的编委吴大应考证:银杏,长兴人原叫“白果”,宋时长兴银杏进贡,皇帝见形似小杏,而核色,钦赐“银杏”之名。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明代以后,因银杏树生长缓慢,取“公种而孙得食”之意,又叫“公孙树”。

银杏还是友谊的象征,古代文人常将银杏作为馈赠宾朋的佳品。北宋诗人梅尧臣托人给欧阳修送了新上市的银杏,欧阳修以《梅圣俞寄银杏》为题作诗: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依其韵脚回了一首《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

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

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银杏树,是有价值的树。

银杏树适应能力强、栽培范围广、病虫危害少,树形高大挺拔,木质纹理细密,既有南木之隽秀,又具北木之雄强,充分展现了其“国树”之风采。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描述:“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形容的就是银杏的古老雄壮且枝繁叶茂,极具美树嘉木价值。

银杏因其木材优质,素有“银香木”或“银木”之称,所以银杏被当作高档家具的材料,如牌匾、立橱、书桌、乐器等。据说就连北宋皇帝的龙椅,也是由天下12块银杏木板材做成,而长兴的银杏树木质细密,则作为龙椅最重要的部分——椅面。

银杏叶片是中医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它的药用价值较高,可以用来降低胆固醇,抗血栓、降低血脂血糖。

银杏果的肉质外种皮含银杏酚酸类活性物质,提取后可配制成纯植物农药,不污染环境。

银杏果则可直接食用,生吃、烤熟、入菜等,都有不同的风味。特别是烤熟后的果子绵软糯香,口感极佳,还具有敛肺化痰定喘的功效。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苏轼一样,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南宋诗人杨万里则直接写诗介绍美食的做法及对其的赞美:

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银杏树,是能致富的树。

上个世纪,银杏树是带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银杏果远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价格一路高攀,90年代,一斤品质上乘的银杏可以卖到30多元,一株银杏树平均能结100斤果子,每年的产值就是两三千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客观的收入。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银杏需求量的增加,银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银杏树开始了大批量的种植,随着嫁接、扦插等人工培育技术的投入,银杏结果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一般5年就能有收获。

如此一来,银杏果的产量也随着银杏树的种植而增多,导致它变得物美价廉,却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中国劳动人民总是充满智慧的。

长兴八都岕里有位残疾人村民,将银杏晒干后碾成粉末,按照特定的比例添加至面粉中,再加纯天然的山泉水制成银杏面,也是景区里的一张新名片。

每当晒场上挂满一人多高的银杏面条时,便会引来游客的驻目,在阳光的照射下,面粉的麦香味中,散发着阵阵银杏的清香味,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实在让人忍不住想尝尝面条的味道。

银杏树雄伟壮丽、叶形秀美,还成为了庭院、步道、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特别是在叶落时节,满地的银杏叶铺成一张张漂亮的“黄地毯”。

八都岕更是凭借着“十里银杏长廊”的天然地理优势,结合古村落里的古道、古宅、古风等元素,将景区打造成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每年吸引游客1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1亿元。

“门前银杏如相待,才到秋来黄又黄。”又到一年深秋,落英缤纷;灿烂的银杏,满树金黄。恰是银杏不负秋,就以秋天之名来赏秋吧!

文图:鹅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长兴   天目山   长兴县   银杏   银杏叶   银杏树   江南   景区   北宋   中国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