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件小事,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我过得一团糟”、“我每天都会在网上浪费好几个小时”、“我把时间浪费在睡觉上,我在逃避我的生活”、“我把生命都浪费在我根本不想看的电视节目上”、“我工作得越来越晚,却不想回家”……

这些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些人开始选择不谈恋爱、啃老、躺平、摆烂等姿态来面对生活,这些行为,有可能就是你的精神内耗造成的。

一、是什么,让我们陷入了精神内耗?

1.网络时代的影响。

网络时代,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诱惑——

我们可以购买和使用的商品不计其数,最新潮的电子产品让我们渴望拥有,我们也有了更多可以暂时满足精神渴望的机会。

巨大的创造力和非凡的技术制造出越来越多让我们上瘾的事物,而这些资源本来可以被用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们被咖啡因刺激,被我们热衷的快餐速食麻痹,或者一连几个小时盯着电视、手机或者电脑屏幕,难以听到内心的呼唤。

我们随波逐流,没有梦想,满足于贫瘠的生活,甚至觉得一切本该如此;

我们选择躺平,要么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要么认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渴望和更平凡的美好事物,只有在危机、创伤、失去甚至死亡的时刻,才会被我们注意到。

2.固定型的思维模式。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模式的差别。

《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急于一遍一遍证明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我看上去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他们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现状,看待困难,从而遇到困难时,消极懈怠,坐以待毙。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觉得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他们以积极正向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看待未来的生活。

3.不合理的期待值。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从生活中得到更多,却没有付出我们真正需要为此付出的努力。

我们渴望美好的爱情,却只会在虚拟空间“谈情说爱”;

我们渴望成功的孩子,却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愿意去努力学习;

我们渴望事业成功,却不愿意脚踏实地和付出努力;

我们羡慕别人的辉煌,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汗水和付出;

我们渴望傲人的身材,却不愿意付出时间去锻炼和节食;

我们渴望远方的风景,却看不到眼前的花朵;

……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要的太多,而付出太少。

在得不到之后,不但不认命修运,反而躺平,或者抱怨命运的不公,如此想法,又怎么不内耗呢?

二、怎么做能治愈精神内耗?

1.重新感受自己。

平时,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忽略了对自己的照顾,既忽略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又忽略了自己的心灵。

和身体失联,会让我们暴饮暴食、过度节食、过度加班等;

和身体失联,还让我们过于追求外在标准,不接纳自己的样子;

和身体失联,还容易让我们对生病的身体心生不满,认为它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们不能仅仅把身体当成实现目标的工具,而是要去关心她,爱护她,放慢生活节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觉察身体的感受。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从身心关系的基础上去关注健康。

身体和心灵不是对立的,身体知道关于“我”的一切,那些被刻意遗忘和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想法,也在通过身体,讲述“我”曾经遭遇过的一切。

我们需要在身体发生异样时,去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灵;也要学会在陷入心灵困扰时,多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只有经常聆听自己身体和内心深处的声音,重新去感受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及时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自己做朋友。

2.从生活中寻找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纳粹时期,他作为犹太人,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了下来。

在集中营期间,弗兰克尔不但没有悲观失望,而是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把自己的经验和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生活中的苦难,本身对我们毫无意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拥有克服那些苦难的勇气。

当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意义,或者为生活中的事情赋予意义,我们就能够和真实的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联系,而不是通过疯狂购物、狂刷网络等行为,满足自己过度的欲望。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知道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3.在阅读中建立自己的心灵花园。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是比尔·盖茨在微博里发的——

他说,“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做到每年读这么多书?这就是答案”,下面配的是一张他在小船上,拿着纸质书,低头认真读书的照片。

当时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即使是富足如比尔·盖茨,他依然坚持读书,而且抓紧点滴时间读书、学习;越优秀的人,越努力。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忙,不读书呢?

互联网时代,想要读书,条件很便利,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可以信手拈来。

多阅读,多思考,能建立自己的心灵花园;读书,就像给我们的心灵花园施肥、浇水、捉虫等,能让我们的心灵花园不会荒芜,而且能够鲜花盛开。

尼采曾经说过,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

第一种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种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种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无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愿我们都能达到“婴儿”的境界,勇敢面对自己的精神内耗,努力去拥抱它,减少它,过上更自在、更通透的人生。


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砍柴书院MCN矩阵作者,顶端新闻教育频道作者。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内耗   克尔   尼采   盖茨   精神   小事   境界   意义   身体   努力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