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沭阳人悠悠往事,缴公粮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回忆,有的故事可以说在回忆的脑海里是轻描淡写,有的故事可以说在记忆中绝对是印象深刻。对于一个人来说,童年留下的记忆,可以说是如鸿毛飘过,不曾留下痕迹,中年留下的回忆是时过境迁,感慨良多,老年留下的记忆却是旧时相识物是人非。小编虽然没有进入老年,但已是岁过不惑之年,虽然不如老年人阅历多,但是看透大半个人生的浮浮沉沉。

在人的一生中,有的事,可以轻易忘却,消声不消影,有的事,却是难以忘记,消影不消声。有些事,刻骨铭心,永远都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估计过四旬以上年岁的人,对于上交公粮这件事还是记忆犹新。在没有责任田分产到户,交公粮是集体交的,分产到户以后,变成农民散户交的,交公粮是国民经济发展底下时代的产物。放在现在还有不少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交公粮。在小编的印象中交公粮,分为一年夏秋两季。在秋夏两季农民把收下的稻谷或者小麦,收割,脱粒,晒干,晒净 ,把粮食打理得干干净净 ,装在袋子里送上所在乡镇的粮所。

那时候,小编还小,每年麦收或者秋收时刻,看着家里的父母亲,把一袋袋打理得干干净净粮食,装上塑料袋,装上人力车,把粮食送走,就不懈的问,我们家粮食要弄哪里去啊,大人就说,缴公粮去。

那时候,土地不知道怎么的非常贫瘠,土地的即使经过农民精耕细作,粮食的产量也怎么上不去,一亩地稻谷也就收个七八百斤,小麦也就三四百斤,遇到丰收年景还好,即使缴公粮,还下余不少粮食。记得有一年,灾情比较严重,收成不是怎么好,粮食的产量不是怎么高,由于人口比较多,一家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下的粮食,是那年具体日期也记不清了,由于不知道什么原因,上面下达缴公粮任务比较重,本来收的粮食就不多,缴过公粮以后,剩下搁粮食那个屋里空空荡荡,能够吃的粮食几乎所剩无几,我清楚的记得老母亲,看着空荡荡粮仓放声痛痛哭,至今想起老母亲哭的那个声音,还是感觉痛彻心扉。

如果遇到水灾和旱灾,天灾人祸什么的,那就完了,老百姓日子遭遇更惨,那时候农民真苦啊,直到现在,小编看到有些小孩在吃饭的时候浪费粮食,真的是痛心疾首。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怎么能知道饥饿滋味啊!当然小孩有小孩的思考的问题,大人有大人们的想法。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乡亲们交公粮的积极性那么高,一个个争先恐后,把家里最优质的粮食上交给国家,大家觉悟那么高,即使自已家粮食不够吃,依然勒紧裤腰带把国家下达任务完成,而且是超额完成,估计是信念和信仰问题,国家好,老百姓才好的道理。

那时候老百姓非常穷,而且非常朴实朴素,人心非常善良,不像现在人们心眼特别多,而且非常势力。其实给政府交公粮也是老百姓该尽的义务 ,但是也有不和谐的一面,有时间 ,在一个村里,每家交公粮多少,该交多少,都是村干部生产队长说了算,这里也有猫腻在里面,有得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根本没有交过公粮,把自已该交以另一种方式转移给交公粮的农户。

还是那些收购粮食的人,也是阴阳怪气,特别是验收粮食那些官,如果说你的稻谷晒得不够干,那你就遭罪,得把粮食重新拉回去晒一遍,再辛辛苦苦拉过来。或者说如果验粮的人说你的粮食里面不纯净,杂质多(例如稻㝽穗子、沙子、小泥土块儿等),那你稻子重扬一遍,用筛子当场再筛一遍,那就是遭罪,如果顺利的话,一次性的验收成功,高高兴兴回家,心情跟过年一样。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谓的交公粮政策早已取消。交公粮已经成为历史,那些父辈们为国家交公粮算不算是为国家建设出力,算不算属于另一种立功的行为。我们的后人会不会想起曾经有这样的一代人,曾经以交公粮方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公粮   沭阳   故事   稻谷   小麦   饥饿   老百姓   悠悠   粮食   小孩   往事   农民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