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曼横扫陈幸同,体现前三板变化,王艺迪助力辽宁队女团夺冠

全国锦标赛女团决赛,江苏队的蒯曼3:0横扫陈幸同,体现出了前三板的进攻变化。陈幸同这场比赛始终在前三板环节处于下风,确实被限制在了前三板。陈幸同今年还没有战胜过蒯曼,陈幸同这场比赛主要是以防守为主,没有任何进攻的战术可言。

所以输掉比赛也很正常,第三局直接被打了个11:2,处于全面被动。第一局的比赛双方都是比分交替上升,蒯曼进攻更加主动,8:7领先。陈幸同正手打中路,蒯曼正手压反手双方打成9:9。蒯曼关键时刻连续接发球正手抢攻,11:9拿下第一局。

陈幸同被动之处就在于连续发手短球,在已经被抢攻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战术。第一局比赛输得很可惜,主要是灵活性不足。第二局的比赛蒯曼反拉中路球,通过前三板连续攻击正手位,取得3:1的开局。

陈幸同正手对攻,蒯曼发球抢攻正手位,连续出现接发球进攻失误,陈幸同接发球擦网将比分追到5:6。蒯曼继续攻击正手位效果明显,基本上就是发球抢攻,将比分扩大到9:6。陈幸同反手衔接失误,发中路球将比分追到8:10,最终8:11输掉第二局。

陈幸同没有太好的限制办法,接发球以摆短劈长为主,正好被蒯曼正手抢攻,所以有力发不出来。第二局已经显露出了败象,到了第三局直接崩盘了。第三局一开始双方打成2:2,蒯曼正反手变线调动4:2领先。

陈幸同请求暂停,随后反手衔接失误。蒯曼反拉正手位,正手挑打,正手压反手9:2领先。陈幸同正反手失误,2:11输掉了第三局。蒯曼就将总比分扳成2:2,这样双方进入了第五盘的决胜较量。陈幸同在这次女团决赛状态确实不好,主要是战术变化太少了。

蒯曼一旦适应了陈幸同的相持,在主动变化上就更加灵活了。王艺迪最后一个出战三比一击败了江苏队的石洵瑶,最终帮助辽宁队夺得了女团冠军。双方第一局的比赛石洵瑶吃中路短球,反拉失误,开局就连续落后,王艺迪取得7:1领先。

石洵瑶发球抢攻反手位,王艺迪正手抢攻8:3领先。之后王艺迪正手打丢机会球,吃中路长球,石洵瑶反手变线下台5:9落后。王艺迪正手压反手11:5轻松拿下第一局,对于单板球质量超爆的王艺迪来说,只要打到相持球环节确实优势明显。

进入第二局的比赛,石洵瑶冲乱了王艺迪的节奏,通过连续的反手加力进攻,发球抢攻正反手位4:0开局。王反手拉正手位,反手快带连追两分。之后反手对攻环节被冲乱了节奏2比6落后。石洵瑶反手对攻中路球,王艺迪反手转正手进攻失误,3:8落后。

大比分落后的王艺迪连续反手变线,将比分追到6:8。但关键时刻还是反手失误,石洵瑶10:6拿到了局点。王艺迪通过反手对攻连追三分,将比分追到了9:10。石洵瑶请求暂停,最终11:9拿下了第二局。

王艺迪在对手连续化反手进攻节奏之后,确实打乱了节奏,反手进攻失误开始增多,因为对方不光是单一的进攻节奏有快有慢,不好发力。石洵瑶也就在第二局打出了自己进攻的特点,想要持续发力自身实力又跟不上了。


进入第三局的比赛,王艺迪开局3:1领先。之后吃发球,接发球正手抢攻。石洵瑶反手打中路下台2:5落后,王艺迪反手转正手进攻失误,回球冒高被抢攻,6:5领先一分请求暂停。随后王艺迪发球抢攻反手位,石洵瑶发反手长球偷袭,反手快带将比分追到7:8。

王艺迪正手吊拉,反挑下网9:8领先一分。关键时刻石洵瑶接发球正手抢攻失误,王艺迪通过反手的稳健进攻,11:8拿下了第三局。这局比赛很关键,双方一度比分非常接近。石洵瑶虽然比分落后,但始终没有放弃。

王艺迪还是关键时刻在技术上更加厚实,没有特别保守的情况出现。到了第四局的比赛王艺迪反手快带正手变线3:1领先,石洵瑶反手打中路相比分追到3:4。王艺迪连续反手对攻中路,正手侧身进攻将比分扩大到8:3。

石洵瑶在反手对拉环节,还是整体厚度不行,全面处于下风。王艺迪发正手短球,正手拉直线10:4拿到了局点。石洵瑶反手快攻,台内球斗短后正手抢攻,连续反手变线将比分追到7:10。王艺迪顶住压力通过反手进攻,11:7拿下了第四局。

这样王艺迪就击败对手,同时辽宁队也取得了这次全国锦标赛的团体赛冠军。不过江苏队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了,而且三个主力选手全部是00后,看得出来00后接班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这验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话,未来确实属于她们。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了局   正手   手快   江苏   助力   开局   比分   落后   环节   节奏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