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老的凤冠霞帔到新潮的西式婚纱:中式嫁衣的过去与未来

上一篇文章古装婚礼怎么穿?唐代真的是红男绿女吗?凤冠霞帔是怎么出现的?说到中古时代的婚服。到明代,大衫长裙、凤冠霞帔作为嫁衣就基本定型,红色也成为了嫁衣的色彩基调。

凤冠和大衫霞帔,从皇后至九品文官妻都能穿,只是在服色、纹饰、装饰、面料材质上有所区别。

孔府旧藏

凤冠霞帔本为朝廷命妇礼服,在民间的广泛使用,相传与朱元璋的马皇后故事有关。

实际上,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摄盛”制度。

光绪年间有个叫徐珂的举人,搜集清代掌故编了一本《清稗类钞》,书里记载说:凤冠霞帔“妇人礼服也,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平民女子婚嫁,可以“假用九品服”。假用就是借用的意思。于是形成一时风气“争相沿用,流俗不察,谓为嫡妻之例服”。

“摄盛”,意思是在规定场合可以僭越等级,使用高一级的服制以示郑重。礼仪制度的修订会滞后于社会发展,“摄盛”使制度更加具有变通性。

平民女子通过“摄盛”,可以穿九品命妇礼服作为婚服。没有条件措办礼服的人家,婚礼也会模仿凤冠霞帔,穿相对华丽的日常服装。

新娘出嫁时用盖头遮面,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到明代晚期逐渐流行。清代以来,更是成为传统婚礼的标配。

清代汉族女性嫁衣延续上衣下裙、凤冠霞帔,一直到民国初年依旧有迹可循。清代的凤冠较明代,简化了珠翟等较为复杂的装饰,逐渐改饰珠翠和绒球。

更为简化和日常的做法,是佩戴一套凤衔珠的首饰。许多影视剧根据对历史的理解,都采取了这个做法。

87版《红楼梦》剧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嫁习俗日益奢侈,新娘嫁衣也不例外。

《民国双林镇志》记载晚清湖州府双林镇的嫁衣,“衣饰旧惟绸绫领襟以外,无镶嵌;今则湖绉杭线视为寻常,金绣错采名色不一,边沿逾数寸,一边之费与衣相埒,奢靡暴殄,贫家不免矣”。

清末到民国的嫁衣,展现了这一时期国人对现代美与中国风格的理解,寄托了民国人保存民族文化与开眼看世界的复杂情感。

随着西风东渐和女性教育的发展,中国人开始接纳西式婚礼和现代化理念,被称为“文明结婚”的新式婚俗于清末民初开始流行。

20年代末,旗袍开始流行,最初仅仅是上海等地摩登女郎的时尚新装,后来风靡全国,一跃成为女性礼服与便装的首选,时髦女性的嫁衣自然也开始选择旗袍。

1935年全国首届集体婚礼在上海市政府的大礼堂举行,“新娘均着粉红色软缎旗袍,头披婚纱,手持鲜花。”

身穿旗袍等中式服装、头披婚纱这样中西合璧的新娘装扮逐渐为人所接受。

民国杂志《良友》中的新式结婚

与此同时,西式婚纱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婚礼大堂。

1927年,蒋宋联姻。“蒋介石着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银色领带,戴雪白手套。宋美龄穿白色长裙礼服,身后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纱,手捧一束康乃馨。”蒋宋婚礼的服装在当时影响巨大。

西式白色长裙、后披白色长纱、手捧鲜花的形象频频出现于社会名流和娱乐明星的画报中,因其文明、现代、优雅的形象而风行一时。

今天,婚服的选择越发多样化,虽然西式礼服依旧在婚服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对本民族传统服饰、传统审美的热情也从未中断。

广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种传统婚服:潮褂

什么才是具有民族性的婚礼服?

我们到底需要对传统追溯到何种程度?

不同的设计师、消费者给出了丰富多样的答案。设计师郭培的“中国新娘”系列作品,虽然有争议,但也是在传统路线上进行的新尝试,能否获得新生代新娘的青睐,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不论古今,婚服都装饰了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美好梦想。

将中国元素、中国风尚纳入嫁衣设计,用现代之眼展现传统之美,必定会成为更多中国设计师乐意思考和尝试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凤冠霞帔   嫁衣   新潮   明代   旗袍   清代   中国   礼服   婚纱   古老   新娘   婚礼   传统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