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法中的清法在针灸的临床应用

中医八法中清法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等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热证。凡以清热药组成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其立法依据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目前新冠疫情下我们所熟知的一些预防和治疗新冠的中药方剂大多用此法。像针对高热的清瘟败毒饮等。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清法在针灸的临床使用,汤剂用的是药物,针灸用的是经络穴位和手法。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一、清各经之热通用泻法。

①清肺经之热,取肺俞、少商(点刺出血)、鱼际、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②清脾经之热,取脾俞、隐白(点刺出血)、太白、用泻法。

③清心经之热,取心俞、少冲(点刺出血)、少府、大敦(点刺出血),用泻法。

④清肾经之热,取肾俞、涌泉、然谷、大敦、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⑤清肝经之热,取肝俞、大敦、行间、太冲、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二、清热解毒取大椎、合谷、十宣(间隔点刺出血),用泻法,留针20 30分钟。可用于各种疮痈肿毒,根据痈肿发于何经部位,加上清本经荥穴,多采用透天凉手法。

三、 清热养阴取行间、鱼际、少府、然谷、大都用泻法。加上阴谷、尺泽、阴陵泉、少海、曲泉用补法,可治疗各类由于内热久郁,而致阴液不足之证。

四、 清热开窍取人中、百会、十宣(点刺出血),可用中风窍闭、中暑昏迷、热极神昏、小儿惊厥、癫痫等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针灸   然谷   曲泉   太白   鱼际   少海   少府   行间   方剂   手法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