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高效协同“新考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发布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近年来,汽车产业与互联网、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愈发紧密。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充满生机与创新活力的合作网络随之扩张,汽车产业的边界也实现了无限延伸。而产业边界的扩展,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成为了各行各业持续思考的问题。

近日,第五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也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主席、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中国汽车创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需求导向。“汽车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最充分的产业,工业水准要求很高,又是大众消费的最终产品,其需求导向比别的行业更加重要、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除了汽车产销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出口量节节攀升、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逐渐加快,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收获,就是悟到了汽车创新之道。“当中国汽车产业有了创新之魂,我们才能说,整个产业都洋溢着创新所带来的自信。”

事实上,经过5年来的创新指数和创新研究,关于中国汽车企业创新的规律也逐一显现。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汽车工业按照需求导向,进行渐进式创新,适应了市场新需求;二是颠覆创新时代到来创造了新需求,例如眼下大热的智能电动汽车,以及吉利、小鹏正在研究的飞行汽车;三是中国的需求具有独特性,而这支撑了中国汽车企业、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新汽车”具有电动化、智能化等新生产力,要想让这些生产力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要建立好全新的生产关系。这意味着既要企业内各部门协调好业务关系,产业链上下游也需要更好地被整合到一起。

正如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所说,建设汽车创新生态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

“未来的汽车生态,必须要包容、开放、共享,让‘聪明的车’跑在‘聪明的路’上,势必要依靠生态的力量。”赵福全表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新汽车’的发展生态,决定了所有的参与方都要以开放的心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资源整合。”

“路线决定成败,创新决定生存,模式决定盈亏。”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胡汉杰表达了他对创新的深刻认识。他表示,面对“双碳”政策、商用车双积分政策,以及用户价值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挑战,需要做到四点。

“第一,必须做到多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做好综合发展规划;第二,明确技术创新目标方向,重点打造迭代发展的技术平台;第三,要开放合作,协同攻坚,闯过商用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最后,要以变革催生创新动力,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机制,为一切创新工作提供保障。”胡汉杰说。

责任编辑:王京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中国   汽车企业   指数   高效   考题   中国汽车   导向   汽车产业   生态   需求   产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