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禅诗,令你身心安闲,收获宁静与福报


文:绿窗花影


人生最大的福分,可能就是清闲了。

闲,有诸多好处。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清代张潮的这段话,句句说到了我的心里。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可是“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在这个快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要想获得一份清闲,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不是为了工作忙碌,就是为了俗事忙碌。日日忙,月月忙,如同上了发条,停不下来。

下面的这首禅诗,犹如当头棒喝,给世人以警醒。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想明白了,人生不过是一场空欢喜,空悲伤,空忙碌而已。辛苦劳碌一辈子,大限来临,什么也带不走。

不过,人生在世,总不能无所事事。因而,要忙得有乐趣,有意义,有奔头才好。但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但是为了责任,为了义务,为了种种理由,又不得不为之操劳,为之忙碌。

宋代高僧法演的一首禅诗。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忙里偷闲,忙中不乱。这首诗读来意蕴深远,充满哲理。放诸今天也适用。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

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一起来赏析这首诗。细品诗里行间的悠悠禅味。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它暗示我们只要内心安闲自在,就会觉得处处安闲,不论身处喧嚣的城市,还是隐居于山间林泉,倘若心中无一事,就会淡定从容,无所挂碍,无往不前。尽管日日忙碌,但不会感到焦头烂额,或被俗务缠身。

把一颗心安放好,让自己适得其所。心闲了,万物不沾身。红尘即道场,我们都在其中默默修行。

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功名利禄,是非成败,爱恨恩怨,都如同梦幻泡影。当你用一双慧眼,认真观照它时,一切都是虚妄与虚无,繁华转瞬即逝。人生一场,殊途同归,匆匆百年,转头皆空。

然而,紫陌红尘纷纷扰扰,充满着各种诱惑,人心浮躁。

看破,想透,显然不容易,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破,参透,想明白,做到人间清醒。努力活在当下。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时光悠悠,到了明代,有位无愠禅僧,他也写了类似的禅诗,主题也是关于“闲”。

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

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

这首禅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它娓娓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只有心里悠闲了才算真正的闲,心闲了,居于深山而不觉得寂寥。山中有的是清风明月,悠闲自在的禅居生涯,如果心中有所挂碍,有所牵绊,就不适合住在深山老林。

无论居于何处,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从容淡定,内心安闲。不被物役,不被名累。无忧也无惧,福报自然会来临。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安闲   安闲自在   心安   清闲   名利   无所事事   是非   身心   宁静   忙碌   人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