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

你快乐吗?我们会经常这样问自己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想,应该是不快乐所以才会问的。或者说,我们不知道快乐的标准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随着年岁渐长,思考人生成了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强烈,看上去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越想搞清楚,越是搞不清楚,越是不清楚,越是想搞清楚。恶性循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所有生命唯一的终点,也是必然的终点。带着这样的客观实际,思考着活着的人生,于是就有人说,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有人说,生命宝贵,要立功立言立德。

主流的观点就是这两种,当然还有一些比较中立的态度!基于这样的观点,也就有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快乐的标准也就天差地别。最低层次的快乐,就是饿了能饱饱的吃上饭,累了能美美的睡一觉!稍微高点就是,能不能工作的轻松点,最好闲暇之余可以和朋友小聚,可以带上家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快乐,是人性中固有的,不需要太多的引导。

然而,欲望满足永无止境,快乐的需求也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转化为对精神的追求。人之所以为人,就恰恰在于精神上的高雅!像历史上那些优秀的前辈们那样,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本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却为了改造一个极其落后的中国,抛家舍业,甚至不惜牺牲一切,我想,那样的人生一定是快乐的!

回到这个现实的世界中,那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已经一去不复返,积贫积弱民不聊生也荡然无存,作为21世纪的我们青年人,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该思考什么?该做些什么?

我们是不是真正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是不是真的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是不是真正信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不是符合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品质?该反思的事情,是不是坚守着那个伟大的理想,是不是用信仰作为检验自己的标准?还是离不开利益的牵绊?怕自己丢了工作?怕组织不能主持公道?

当然,一个真正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员来说,就是看待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我们自己的国情和我们的文化特点,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天马行空。五千年的文化形成了,当下特有的中国特色国情,受儒释道文化影响,国民的言行举止,都不可能处于理想状态,因此,接受存在的问题,理解消化,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积极改变,实在不行,把自己改变了,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得远点,想着共产主义就在不远的将来?他一定是每一个人都在积极改变自己的一个社会,一定是一个人人都觉得快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人人自觉的社会!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阅读的温度# #今日读书打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快乐   终点   国情   中国   观点   标准   人生   社会   文化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