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有秋的韵

秋,没有春的阳气勃勃,明媚娇艳,也没有夏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然而秋却有另一种意味……秋之声,风吹树叶飒飒作响,南飞大雁哀唳碧空,秋雨潇潇,秋水潺湲,还有虫鸣的声音。然而有一些声音,琐碎的,纤纤的,是枯叶掉落时的颤动,是落花轻逐流水时的哀叹……秋之色,蔚蓝如碧海似的青天,浅淡悠闲的云,淡金色的阳光。菊花有黄的、白的、紫红的,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黄叶飘落,谷子黄遍,芦花飞白,枫林染赤,给宇宙染上了含蓄淡雅的色彩。

  秋之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春天播种生命,到夏季,生命在充实,在丰富,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经受考验。“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生命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秋之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凋零,树叶飘落,生命终止,但正是由于它们的牺牲,才使得来年的花开得更艳更美,树长得更绿更茂。


  秋有秋的心理学。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清澄的月光中响起了千家万户的捣衣声,秋风阵阵也无法吹断思妇念君的情感,千声万声诉说的,都是玉关内外的不了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面对秋景顿生无限愁绪: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去上,便引诗情到霄。”孤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矫健奋发,精神抖擞,大展宏图,使诗人精神振奋,他坚信“有志就能奋斗”,唱出了“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昂扬秋歌!


  秋有秋的医学。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顽固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秋有秋的熟语。
  秋色宜人,秋风习习,春华秋实,秋高气爽 ;老气横秋,望秋先零,琨玉秋霜;明察秋毫,秋毫之末,秋毫无犯;百岁千秋,春去秋来,千秋万代,千秋万岁……秋后的蚊子——没几天嗡嗡了;秋后的黄蜂——欲凶无力; 秋后蝉鸣——声嘶力竭。秋后的柿子——越老越红;秋天的鲤鱼——可肥了。

秋后的丝瓜——一肚子私(丝);秋天的花椒——黑心肠;秋后望田头——找岔(茬)……秋天给人以希望。它给人一支恐怖的鞭子,因为人看了这位秋先生的面容,也不由得不自己照一照镜子了。人们都不愿看到叶子落下,但这是必然的事,于是人们就会更加珍惜那落下的叶子。当人们发现了自己的头发渐渐脱落时,不也同样的对于头发而感到珍惜吗?


  秋天给人以启迪。从春的绚烂,夏的繁荣到秋的平淡,生命经历了从开始萌芽、成长到稳健成熟,这期间有苦恼、挣扎、失望,也有快乐、胜利与得意。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灿烂到平淡。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都要返回大地。到了这一天让我们携带着成熟的喜悦,随着那飘落的树叶沉埋在泥土中,去吟唱生命胜利的凯歌吧。


  秋天,这美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黄帝内经   秋后   头发   神气   秋日   秋风   树叶   秋天   成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