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皆苦 之 猜疑、谣言、狡辩,伤了多少人的心

心灵之语:猜疑、谣言与狡辩三种盲听、盲从是我们要戒除的,还我们一个实干、诚实、朴实的世界。



正文:

01 猜忌

人的心情是互相传染的,猜疑也是互相传染的。比如当你和朋友A给朋友B打电话邀约一起出去玩,B说有事情去不了,这个时候你们放下电话,本来什么事情也不会有。然而A突然说了一句,B就是故意不想去,这个时候你本来没有什么猜测,经过A这么一说,心里也就在怀疑。

人总是这样的,总是会让别人的言语左右着自己,却没有什么证据或者当事者的口实。往往这样的猜忌就给谣言滋生了土壤。就比如你们几个关系好的人在聊天时说着那个人的不好,一个人在说,其他的人在听。这个说的人说得头头是道,其他人呢都会去相信她说的话。这就是没有什么辩证思想所造成的偏信偏听。

如果在别人谈论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打个问号,是这样吗?然后再反过来正反想想,多方面的想想,再实际的观察,我们也不会被别人左右,成为盲从的人了。


02 谣言

我们还记得三人成虎的典故吗?庞葱要陪太子要邯郸做人质,临走时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一人说,街上有虎,你信吗?”魏王说,“不信”,“如果两个人说呢?”“那我就疑惑了。”“那如果有三个人说呢?”“那我就信了。”庞葱说,“我这次陪太子去邯郸,肯定会有人造谣,大王信吗?可不止三个人。大王要明察秋毫啊。”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真有人造谣,太子被召回,而庞葱再也没有被魏王重用。

看,这就是谣言的力量,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偏信偏听。当我们看到这个故事时,我们都会觉得这个魏王怎么这个样子啊,庞葱已经提醒他了。但事情不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所以我们似乎就很清醒,而当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我们何曾又能保持清醒呢?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流,或者看新闻等等的时候,要心有疑,然后质疑,然后思考辩证。我们大部分人作为普通的人,如果能做到多方面的思考,那我们就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03 狡辩

还有一种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个人做错了事情,并且事实摆在眼前。但这个犯错误的人会说,说得头头是道。然后呢,大家听完她说的话后,都突然觉得这个人是个好人,而她本身的错误行为就给忽略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说话的人很吃香,而往往真正的实力和行为被忽略的原因,正是因为人的思想很容易被话语所左右。

像上面的三种情况,猜忌、谣言、狡辩是典型的三种让人的思维混乱的形式。


04 怎么思辨、辨听

这也是需要正视的,这个世界应该还是要多注重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实干家,而少去相信只有口头言语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要多听多思多辩,不被语言左右了思想行为。

所以当我们再遇到这类似的问题时,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事实,不要去听说。听说听说都是道听途说,而只有实际的行动才代表着一个人的真正的品德,并且这个品德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

所以在我们接触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判断,我们要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保持着距离。如果有缘成为同事或者朋友,那我们就长时间的观其行为,观其对苦难的行为、观其对弱者的行为、观其对谣言的行为、观其对恶性的行为、观其对得失的行为、观其对得志的行为等等。还要观其表里如一、实干朴实、一诺千金不诺不说、脚踏实地、诚实真诚等等。

戒盲从是我们需要修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谣言   邯郸   人心   头头是道   脚踏实地   品德   多方面   太子   大王   事情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