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谈|江夏太守程普解析东吴第一名将

游戏中程普的形象

赤壁大战开始前,孙权任命周瑜为前线总指挥,同时任命程普(字德谋)担任副总指挥。对于这个细节,有些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孙权麾下也有不少当世名将,他为什么如此“偏爱”程普?后世人曾给程普冠以“东吴第一名将”的称号,他又有哪些令人信服的战绩呢?

本是幽州人士,服务孙氏三代

我们都知道,孙权集团的成员以南方人为主,北方人的数量相对较少,如果我们翻看《三国志·程普传》就能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这个赫赫有名的战将竟然是幽州右北平郡土垠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程普这样一个北方人,怎么和占据着江东地区的孙氏集团扯上了关系?

笔者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不明白程普为何会为孙氏效力这件事,原因也简单:程普虽然是一代名将,可关于他的史料尤其是跟随孙坚之前的相关记载并不多,《程普传》中也只有“初为州郡吏,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这14个字,大意是,程普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州郡里工作过,是一个相貌英俊、胸怀韬略、善于辩论的人。至于他的家庭出身如何、曾担任什么职务、后期去向等关键问题,史料中都找不到答案。对于程普和孙坚两人之间的交际,《程普传》中也只有“从孙坚征伐,讨黄巾于宛、邓”这11个字。我们看到这也只能得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两人是在黄巾起义的公元184年建立起的上下级关系。

那么,程普和孙坚之间,到底是程普主动投靠孙坚,还是孙坚招募的程普?因为详实史料的严重缺失,笔者只能妄自揣测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为了躲避黄巾军或响应朝廷剿灭黄巾军的号召,程普离开了家乡前往中原地区,并投靠了奉命前往洛阳的孙坚。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在斗争中两败俱伤,奉命进京的董卓趁机掌握了大权,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的董卓引起了天下公愤。很快,天下诸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在跟随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程普作战勇敢,无论是面对不可一世的吕布,还是蛮横嗜杀的胡轸,他都是毫无畏惧,展示出了一流名将的风采。更难得的是,虽然是带兵的将领,可程普却很少躲在后方指挥,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野战破阵,他都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带领着自己的士兵和敌人浴血拼杀。为此,他身上也留下了不少伤疤。

公元191年,孙坚在攻打刘表部下黄祖的时候战死,一代豪杰告别了历史舞台。那么,这个时候的程普又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孙策虽然只有17岁,可程普并没有因为少主公年轻而转投他人,相反,他尽心竭力地辅佐,帮助这个年轻的老板发展事业。

尽心辅佐孙策,全力帮助孙权

孙策仅仅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就得到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本人的军事才能脱不开关系,也离不开他麾下众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拼杀,那么,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哪位将领的功劳最大?

在笔者看来,程普应该是第一功臣,因为几乎在所有的重要军事行动中,他都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公元195年,孙策正式向刘繇发动了进攻,在此期间,程普是立下战功最多的将领;公元198年至公元199年的这段时间里,孙策把手伸向了会稽,程普先后担任了吴郡和丹阳这两个地方的都尉,帮孙策守住了来之不易的战果。值得一提的是,程普不光是在战场上为孙策建功,还救了孙策一命。

当时,丹阳郡泾县一代有一个名叫祖郎的山越首领,被当地人称为“丹阳宗帅”。对于很多朋友而言,“祖郎”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可对当时的孙策来说,这是一个让他非常头疼的名字。孙策在军事作战方面的才华颇受认可,可他却先后两次被祖郎打败,甚至被对方逼得走投无路。有一次,孙策在攻打祖郎时被团团围住,身边只有程普和另外一名骑兵守护,眼瞅着就要被敌人生擒的时候,战马上的程普“发威了”:他一边用手中的长矛刺杀敌人,一边掩护着孙策,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姿态。祖郎手下的士兵虽然也打过不少仗,可他们却没见过这样的狠角色,于是就被吓得四处逃散,而程普则趁机带着孙策杀出了重围。

公元200年,孙策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他的弟弟孙权成为了集团的新任老板。虽然当上了名义上的集团一号人物,可孙权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年轻的他在集团内部没有什么影响力,靠个人能力的话,根本就掌控不了大局。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孙权刚刚成为集团老板的时候,周瑜和张昭对他掌控大局发挥出了关键作用,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程普在当时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集团一旦换了老板,内部有些本来就不怎么听话或本来就不是真心归附的人,就会趁机发动叛乱,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并不罕见,孙权上位时也遇到了这个麻烦。当时,孙权面临着来自好几个方面的压力:其一,在会稽郡乌程屯兵的孙暠意图趁乱夺权,他是孙坚弟弟孙静的长子;其二,孙坚大哥孙羌的次子孙辅(庐陵太守)和曹操暗中来往;其三,庐江太守李术公开收留不服从孙权命令的将领,手中还掌握着三多万兵马;其四,始终无法彻底剿灭的山越势力;其五,本来就和孙氏集团有深层次矛盾的江东本土豪族……这么多麻烦怎么解决?是程普亲自带着兵马转战三郡之地给平定了。

深受孙氏信任,军中地位极高

成为集团有名有实的老板后,孙权给予了程普更多的信任,这一点,从程普职务变动就能看出来。

公元206年,一代名将太史慈去世,那么,谁能接替他守在海昬,以抵挡我们济宁老乡刘表的侄子刘磐呢?这个继任者除了要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外,还要对孙氏集团足够忠诚才行,在孙权的眼里,最适合的人选就是程普。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开打,有谋略的周瑜担任了前线总指挥,对于副总指挥这个同样重要的角色,孙权还是安排给了程普,并给对方拨了一万兵马。公元209年,程普跟随周瑜拿下南郡后被任命为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排,因为江夏郡地处汉江平原的中心地带,境内水网密布、道路交错,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处与长江交汇,是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这个地方又正好处于荆、豫、扬三州的交汇处,孙权让程普领江夏太守,其目的显而易见。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后,程普又代领南郡太守。南郡是整个荆州最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富庶,战略地位不亚于江夏,孙权让程普兼管南郡的意图也非常明显。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程普会被称为“东吴第一名将”了,不仅仅是因为他先后辅佐了孙坚、孙策、孙权,更是因为他参与了孙氏父子打过的所有关键战役,总是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且对孙氏父子是绝无二心的忠诚。有谁会不喜欢他这样会打仗、敢打仗又忠诚的将领?在这里顺便也说一下,相信很多朋友还记得《周瑜不是小心眼》(本报2020年8月5日8版)中“饮醇自醉”这个成语的来历,周瑜之所以对程普折节容下,不仅仅是因为周瑜本身就心胸豁达,程普在集团内部超然的地位,也是周瑜这个“领导”不敢轻易对程普发火的重要原因。孙权在开会的时候都客客气气地称呼程普为“程公”,周瑜又能拿程普怎么样?

程普并没有受到孙权过多的信任,要不然,他怎么没在周瑜死后被任命为大都督?一些网民认为这个问题很能说明程普在集团内部的尴尬处境。不过,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算是问题,原因很简单,周瑜的接任者必须得是鲁肃、吕蒙、陆逊这样的谋略型人才才可以,程普在谋略方面是不行,所以,他并不是接替周瑜主持军政工作的合适人选。

文/宋延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太守   东吴   名将   庐江   丹阳   州郡   将领   公元   老板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