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旗袍,女性的行走名片


旗袍,地道的东北货,出自白山黑水的满人之手;给粗犷的东北人挣了不大不小的名声。

1925年,中国的末代皇帝被赶出紫禁城后,中国女性开始逐渐放脚,三寸金莲立刻膨胀成真正的人脚。随着脚的解放,先进的着装思想,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新女性的心里疯长。

先是大城市的一些照相馆,有了旗袍装的照相业务,然后,很多非旗籍女性去试新鲜。从上海等地的女学生、女记者开始,把旗袍作为时装穿上了街。经她们领导潮流,追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到四十年代进入极盛期,旗袍成为了中国女性的着装名片。

当然,如果按部就班地照搬旗女的旗袍,爱美的汉族女子肯定不干,所以,民国以后的旗袍,已经被汉女们颠覆性的大胆改良。


由于爱美的汉女们多居江南,江南自古又炎热,而旗女们的简子式旗袍太热不说,也无法体现出江南女子的纤腰肥臀。于是,腰身变瘦,紧贴肌肤,腰臀均于行走中摇曳隐现。再就是坚决取缔了旗袍内穿长裤的麻烦,光腿贴之,肌肤与绸缎浑然一体,往往令人分不清那是肌肤,那是绸缎。还有就是把长长的袖子变窄变短再变短,以至无袖,极大地把数百年来男人垂涎张望的玉臂,甚至胳肢窝也裸露出来,任你一次看个够。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数套旗袍,可谓争奇斗″眼"。

旗袍为袍,上下一体,或笼罩全身而闪现局部;或一丝轻佻,收腰紧臀,把女子纤腰收拢于光滑的锦缎之中,丰满耀目,圆润揪心。这等传统与开放的协调,这样繁复与方便的统一,简简单单迎合了人们审美的神秘,改变人们审美的疲劳。此言非我杜撰,如不信,您抽空看一看身着旗袍女子吧,绝对是一张女性的行走名片——秋风好媒妁,说动一树红叶;抬眼看时,不由一叹;莫急,冬日有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旗袍   无袖   紫禁城   女性   绸缎   江南   中国   爱美   肌肤   随笔   名片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