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专注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第一

调查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全球企业中寿命超过200年的,日本有3146家,一骑绝尘领先,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在我国,这样的百年企业却不得而知。

这不免令我们沉思:为什么这些企业经历两百多年风雨的洗礼,在历史的沉淀下依旧经久不衰?

仔细一想这些国家的特点发现,这些国家虽然国土面积较小,但在经济、工业发展上都是顶尖,在全球都是能叫上名排上号的存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狭隘的生存空间造就了本国人民偏执、倔强、不屈的国民文化,也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

他们脚踏实地做好一件小事,精益求精做好一件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最优。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社会浮躁的年代,这是当下所有企业都需要的“工匠精神”——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一、拒绝机会主义,做长期主义者

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发的时代,很多企业无法获得成功,不是因为机会太少,而恰恰是过多的机会分散了他们的专注度,甚至有一些伪装成机会的陷阱令他们无法自拔。

什么样的企业最容易被他们“诱惑”?——机会主义者。

我们常说要洞察客户的需求,但很多民营企业在洞察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比如一家企业本来是专注做餐饮服务,后来创始人心血来潮,开始做房地产投资。

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发展势头正猛,很多初创互联网企业都想IPO上市,股市IPO泡沫、互联网泡沫随之产生。

一方面,他们借助营销模式创新、打造生态圈等模式提高市值;一方面又通过融资、股权转让等方式快速变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赚到了钱,有的人连本金都输了。

在这个人人都想赚快钱的时代,机会主义即使卸下伪装,很多人还是愿意趋之若鹜。

因为大家宁愿走错,也不愿错过,人人坚信自己是机会主义的幸存者,成功的企业也有机会的青睐,但只有真正拥有实力加持的企业,才能把这份幸运延续下去。

弘品传媒董事长胡斌说:“做品牌需要下笨功夫。”

很多中国企业家都有一个目标,把企业做大、做强,但他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做长。做长期主义者,而不是机会主义者,用匠心去打磨产品,用品质去铸造品牌。

在面对严峻疫情考验的当下,企业家不仅要思考如何活下来,更要思考如何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拿什么去跨越寒冬、超越周期?


二、华为,专注做好一件事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家专注的企业,虽然他不是仅仅成立几十年,如今却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在通信领域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望其项背的存在——这就是华为。

1、专注且聚焦

华为一直推崇专业地做好一件事。

曾经有人向任正非提议进军信息服务行业,毕竟这个行业利润很可观,但华为认为在自己主营业务尚且不精的情况下,盲目进军新市场是一件冒险的事,还不如把眼前的主营业务做好。

何况开拓新业务势必需要各种资源的倾斜,以当时华为的情况来看,盲目扩张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冲击。

近年来,随着小米等企业跨界车企,很多人也在猜测,华为会不会造车?

但早在2018年,华为就决定不造车,而是要聚焦ICT技术,制作HI(Huawei Inside),坚持“平台+生态”的被集成战略。

2、倔强甚至偏执

华为人身上似乎都有一股倔强的劲头,只要是认准的事情,他们就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有时甚至是近乎偏执的状态。

2011年,是华为手机关键的一年。

在此之前,华为的手机都不贴牌。当时任正非和一众高管经过开会决定,放弃白牌,不再跟随运营商做定制手机,而是坚定地建立自己的品牌。

这场会议被称为是华为终端的“遵义会议”,引领这一变革的,是华为余承东。

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看决心够不够大。他的名言之一就是:“没有人能记住世界第二,只能记住第一。”

余承东刚上台,就砍掉了近3000万部低端机和功能机,坚定做高端旗舰智能机。

2012年,华为第一款旗舰智能机面市惨淡收场,媒体唱衰不看好的声势此起彼伏,让余承东差点“下课。据说当时任正非还因为用着死机,把余承东叫过去一通训斥。

第二年,Mate7上市,终于在处理器上领先了对手,迎来转机,最亮眼的是背面指纹“一秒解锁”体验,轰动性的首创让Mate7超乎预期地成为当年的爆款。

3、专注于执行

任正非认为,专注不意味着时间的投入,明明可以2个小时完成的事要花费10个小时来完成,这根本体现不出任何专注。

比如华为被很多人提及的奋斗文化、加班文化。但华为所提倡的并不是为了盲目奋斗加班,甚至把那些做表面功夫、看似勤勤恳恳实则磨洋工的人叫做“把煤洗白的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悖论,当你在一件事情上花费了一万个小时,你就会成功。看似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效果如何并不能保证。

真正的专注除了投入时间去研究一件事外,还要看执行过程中你是否一直在做一件事,是否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采用了争取的方法,是否注意到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最后执行的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有人曾这样问任正非:“中国有可能成长出许多个华为吗?”

任正非说:“可以的,只要在企业能够做到三点:第一真心诚意为客户服务,第二专心致志地在一个领域里做好,第三不能稍微成功就自我膨胀。”

任正非指出,企业自有发展规律,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如果耐不住寂寞,想要急于求成,机会主义,那就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

END

华为选择的是通信行业,这个行业门槛高,市场窄,一旦迈进来了,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聚焦、发展,集中所有的资源力出一处。

任正非说,华为没那么伟大,也没有成功的秘诀。

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认真一个方向傻干,朝着目标、专注执着的投入、付出,把他做到极致,做到第一。

市场永远在变幻,商机随处迸发。在中国这块理想大陆上,我们不缺好项目、好点子,缺的是把专注的“匠人精神”刻入文化骨髓的好企业。

越是激烈的市场,越需要沉下心来精心雕琢好产品。

在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消费者总是对好产品有“滤镜”,市场容易聚集成头部效应。

专注的代价是时间,是舍弃,但收获的是传承永世的品牌口碑和受益终身的企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华为   专注   机会主义   偏执   中国   极致   主义者   机会   时间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