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四步曲”,新生儿肺炎防治没问题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新生儿肺炎,又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新生儿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需要机械通气的足月儿的肺炎发病率 1%,而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体重 1000 g)的发病率竟高达10%[1]。据统计,2005年,在中国住院的新生儿中肺炎占46.2%[2,3]

除令人触目惊心的发病率数据外,新生儿肺炎的死亡率也令人忧心忡忡。2000年~2015年间,在5岁以下的59.42亿儿童中,有26.81亿(45.1%)儿童死于新生儿期,其中新生儿肺炎的死亡率为2.7%[4]

以上每一组数据都时刻提醒着我们,新生儿肺炎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因此,对每一位儿科医生来说,掌握新生儿肺炎的防治策略刻不容缓!基于此,小编总结了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四步曲”,就让小编带您来了解一下“四步曲”具体有哪些内容吧!

要深入了解新生儿肺炎的基础知识、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等更多内容,请点击下图,一键获取完整内容。

第一步:预防尤为重要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a. 加强病房消毒工作,保持通风换气,提高新生儿室洁净度,设立隔离室。

b. 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c. 加强早产儿支持疗法,给予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

d. 加强患儿脐部护理。

e. 做好新生儿家属护理宣传工作,特别注意保护新生儿皮肤黏膜,及时发现病灶处理。

f.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GBS)与新生儿肺炎相关。分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早发性GBS的发生率[5]。母亲免疫接种可预防新生儿GBS。

(二)二级预防

a.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培训,医护人员需掌握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积极保护高危人群。

b. 尽量减少气管插管次数。

c.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积极预防羊水污染、剖宫产、早产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d. 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性肺炎发生率[6]

e. 预防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表1)

表1预防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7]

注:ETT:气管内插管;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

第二步:全方位掌握治疗流程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流程见图1。

注: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图1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流程[8-12]

第三步: 抓住治疗原则的重点

1. 治疗目标和方向

明确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不应延误治疗。当怀疑患儿存在新生儿性肺炎时,必须立即开始呼吸支持、抗菌治疗和持续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8,9]

2. 治疗要点

疑似新生儿细菌性肺炎者应立即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范围应足以覆盖最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可能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随着更多的临床与实验室数据的回报,儿科医师在应用抗生素时应尽可能缩小初始覆盖范围,以期减少患儿长期暴露于广谱抗生素中所带来的不良反应[10]

第四步:熟知治疗细则的要点

支持治疗、供氧及加强呼吸管理、物理治疗、对症治疗如新生儿肺炎治疗流程图中所示(图1)。

对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来说,及时开始抗菌治疗至关重要。新生儿肺炎住院儿童抗菌药物的初始治疗是经验性的。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可能的病原体谱、抗生素敏感性、简单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等。大多数指南的建议是基于最可能的病原体的体外敏感性,而不是一种抗生素优于另一种抗生素的证据。很少有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新生儿肺炎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9,12-14]

新生儿肺炎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见表2,抗生素潜在的组合建议见表3。

表2新生儿肺炎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9,12,15]

表3潜在的组合建议[12]

注:关于抗生素选择与应用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大多数关于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的报告来自发达国家。培养阴性败血症占感染的大多数。尽管在培养阴性时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抗生素仍有争议,但培养阴性败血症5天的持续时间已经足够了[16]。通常7~10天的抗生素用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ONS)败血症,研究表明,3天或5天的持续时间是安全的[17]。建议新生儿感染患者避免较长且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长期抗生素治疗根本不安全”的观点可能需要强调[18]

针对病原体治疗时,儿科医生首先应采取基于局部指导的经验性治疗。一旦确定了一种微生物,根据微生物的敏感性改变治疗方案可能是有益的。如果母体危险因素提示可能是病毒性肺炎,也应考虑抗病毒药物[8]

想要了解关于新生儿肺炎的基础、诊断、药物治疗方案等更多完整内容,请点击下图,一键获取完整内容。

【参考文献】

[1] Hooven TA, Polin RA. Pneumonia[J]. Semin Fetal Neonatal Med, 2017, 22: 206.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住院新儿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 11(1) : 15-20.

[3] 卢君, 林广, 林良武. 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3): 256-257.

[4] 王海娟, 石华, 周伟, 等.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12): 898-902.

[5] Morven S. Edwards, Carol J. Bak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Fifth Edition[M]. Elsevier, 2018: 549-555.

[6] 江玉凤, 陈敏利, 符慧玉, 等.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6): 1387-1389.

[7] 魏克伦. 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1): 1-2.

[8] Latifa B. Patel, Julian P. Legg, Paul S. McNamara.Encyclopedia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Second Edition[M], Academic Press, 2022: 110-118.

[9]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科学. 第5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557-563, 582-588.

[10] 江载芳, 申昆玲, 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8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57-458.

[11] 王卫平, 孙锟, 常立文. 儿科学. 第9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24-125.

[12] Erica Y. Popovsky, Todd A. Florin. Encyclopedia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Second Edition[M], Academic Press, 2022: 119-131.

[13] Thomas A. Hooven, Richard A Polin. Pneumonia[J], Seminars in 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 2017, 22(4): 206-213.

[14] Xia H, Wu H, XiaS, et al. Invasive Candidiasis in Preterm Neonates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1l NICUs During 2009-2011[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4, 33(1): 106-109.

[15] Siyuan Jiang, Lan Zhang, Weili Yan, et al. Antibiotic Us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China: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1, 239: 136-142.

[16] S. Jiang, Z. Yang, R. Shan, et al.Neonatal outcomes following culture-negative late-onset sepsis among preterm infants[J]. Journal of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2020, 39: 232-238.

[17] S. Jiang, C. Yang, C. Yang, et al.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 of late-onset sepsis among preterm infants in China, 2015-2018: a cohort study Int J Infect D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96: 1-9.

[18] J.Y. Ting, A. Roberts, R. Sherlock, et al. Duration of initial empirical antibiotic therapy and outcome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Pediatrics, 2019, 143(3): e2018228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肺炎   新生儿   经验性   儿科学   病原体   阴性   发病率   抗生素   儿科   性肺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