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安全系数高的校园暴力记录平台的构思

日前有一则新闻报道,是关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某中学一女孩子遭多人校园欺凌的新闻,在短短3分钟时间内,3名女生对被打的女生多次扇耳光,最后逼的被打女生不得下跪认错,场面相当暴力。此外,在施暴期间,三名女生反复要求被打女生道歉,而旁观者并没有进行任何阻拦,而这件事就发生在校园的宿舍里。

女孩被殴打图片;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唐朔说

校园暴力,这种事情是基本是社会零容忍,况且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人们的思想都在变通,无法形成真正的社会共同认知,也就是说,未来或者现在还会有大多部分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某些侵犯行为不算做“校园暴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第一,我参考了我国公安的案底人员系统,基本模式就是通过搜索方式来确定这个人有没有案底,如果有的话,则会显示出来“XX时间 XX事件 XX过程 XX惩罚 XX编号以及基本个人信息等”。

第二,我考虑了每个施暴者的家庭教育情况不一样,所以最终根据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本意,是为了让监护人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如果没有承担好这个义务,那么则需要受到法律惩罚。

第三,大部分校园暴力案件中最脱离不开的就是“家长”、“老师”、“同学”,例如上面的新闻。

第四,施暴者家庭背景强大的,想使用权力或者是金钱删除系统记录信息的。

所以我通过(施暴者)所做的暴力事件,将家庭、社交、学校等联络起来,建立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类似公安内网案底人员的去中心化平台,其作用可以类似于这个案底平台一样,特点是“虽然施暴者为未成年人,可以被追究法律责任但无法被执行拘留、刑事起诉等处罚,并且较轻罪行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是被封存的,未来给予的还是无犯罪证明。这根本无法让施暴者认识到校园暴力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反而利用法律空子,在不同年龄段时反复给其他受害人造成心理阴影,那么其实这些法律相当于根本无效。另外,利用这个平台,可以解决家长、同学、学校的冷漠,使这三种关系可以被迫成为监督每一个人的很负责任的义务方。”

*什么是平台义务方

义务方就是法律规章规定这个人在线下的现实世界具有义务监督任何人在校园内不得实施暴力和冷暴力的一方。

*平台义务方如果没有履行好义务,导致校园暴力发生,那么平台会怎么惩罚?

如果由于监督不到位或者是纵容这个人施暴,那么通过监控系统判定的处于和施暴者最近的那个物理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以及因为疏忽大意没有落实预防工作的不在场负责人都是没有尽到监督义务的人,这些人不管是几百人还是几十人,都会被纳入我现在所说的“校园暴力记录平台”,而一旦系统操作人员将这些人员(包括施暴者)的信息列入为“施暴者”“纵容者”或者是“疏忽者”,那么未来不管是企业面试、国家考试、高校招生甚至是校园评比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询到哪些人施暴、哪些人纵容旁观、哪些人疏忽大意等。

另外,针对教师自身没有监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教体局或者学校应当结合实际,决定该教师的惩罚,并予以公布。

采用p2p(点对点网络)方式保证平台数据传输安全

很多人担心平台操作人员在记录信息完后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有人通过远程计算机使用非法手段将这些数据篡改,以至于记录到平台的信息消失或者是与原事件不一致。

那么不用担心,p2p(点对点网络)的数据传输是非常安全的,就像两个人在亲嘴,无法有第三个人嘴巴加进来一样[狗头][狗头]。这就是采用了点对点网络和共识主动性。而且通过点对点网络(p2p)可以避免我们的平台数据流入一个极其中心化的服务器端,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篡改服务器端的储存的最中心数据。

两个节点占用一条数据链时的正常传输情况


区块链技术产生新的区块来验证数据有误被篡改

当操作人员完成记录后,平台会将这些系统数据打包完,发送到某一个节点(可能是教育局或者是某一个学校的计算机),当这个节点区块确认它自己自动储存的数据和操作人员平台上传的数据通过哈希检测法一致时,它就可以认为没有人篡改这些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认为合法的。如果不合法,则这个节点的区块和操作人员上传数据不一样,说明有人在这个节点篡改了原本的数据,那么这个节点区块通过哈希检测就会认定不合法。

每个学校、教育局、公安、其他人计算机建立而成用户端节点

我们可以通过BTH(以太坊)的交易方式来建立平台节点所有区块链的区块新建间隔,例如每15秒建立一个新的区块来验证这个区块是否合法,基本上通过了6个区块验证后,这些数据就不可逆转的更改。

教育局、学校、公安内的计算机为主要区块链(联盟链)用户端节点

如果平台需要将这些施暴者信息数据公布给公安局但不公布给教育局或者是学校并且其他无关人员的节点无法看查看数据内容,那么就需要依靠区块链中的联盟链来确定谁谁可以成为节点的数据储存账号,比如市公安厅或者是国家公安部,这些节点的计算机可以接受平台发送的数据并储存,因为联盟链采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哪个节点可以作为储存数据的节点有联盟链中的成员协商决定。

黑色节点代表联盟链中储存所有数据的储存节点,白色节点则代表不储存所有数据的节点

那么确定这些储存节点后,平台通过特定算法将这些数据指定传输到指定节点上,而这些节点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平台发送来的“密钥”和“数据储存地址”来解开这串数据里的原本信息。就像银行卡一样,我告诉你密码和银行卡号,你就可以取钱,这其中采用了“对称解密法”。如果这些节点的看守人没有保护好这些私钥,导致泄露的,也不用担心,因为这些节点的计算机都没有接到来着平台的“数据储存地址的数据”,因此根本不知道,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各机房看守人还是需要保管好私钥 。

平台通过联盟链中指定的节点传输数据,这些节点才是保存所有数据的节点,仍然可以保证数据不被篡改

平台如何发送“私钥”给联盟数据储存节点呢?

这好比微信吧,通过(私有链),我们之间就是面对面谈话,没有第三方并且没有第三个人偷听的那种,我把密钥通过类似ETH交易模式以外部账号(EOA)发送给你,而你也是外部账号,我们之间就是纯纯的价值转换,我把这条信息给你,你就收到了,不存在什么黑客入侵盗取密钥之类的。

校园暴力记录平台的实质

基于区块链技术(DAPP)研发出的线上数据安全应用,通过社交网络和信息传递应用,分配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例如:CPU、硬盘等。

平台通过传输数据,让节点用户端共享他们的CPU和硬盘。

问:未来储存的数据太多怎么办

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全国上下多少所学校、教育局、公安局都可以作为节点用户端,不需要为数据太满焦虑。但是如果焦虑的是用户端自己满了,那就更不用着急了,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DAPP)本就是开源的,未来也都是开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散列函数机智(哈希函数),让用户端能够自动剔除早期或者是永远用不到的部分数据。

最后感谢你能看完所有内容,其实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也不当当仅靠技术,需要最多的是法律、人性的参与。

平台的实质是通过强制后果,引导学生不向施暴者靠拢,不学施暴者,明白施暴后果是什么。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意见或者是技术更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区块   案底   安全系数   平台   节点   构思   教育局   义务   人员   计算机   学校   数据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