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 散文:《苹果的甜涩记忆》诵读:润雪


苹果的甜涩记忆

作 者:红玉 诵读:润雪


春华秋实,又到了苹果收获的季节。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雨的浇灌,秋天迎来了瓜果的飘香,丰收的喜悦。秋色斑斓,硕果累累,一个个熟透了的苹果在枝头摇曳,像天上的火烧云落入人间,成为大地的红霞;又像一个个小小的音符,在我的心湖里荡出一圈圈涟漪,勾起了我儿时吃苹果的甜涩记忆。

记得在我7岁那年,有一天看到父亲下班回家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些圆鼓鼓的东西,我猜想那一定是苹果了,因为家里人都听说了父亲单位要分苹果的事。吃完晚饭,父亲拿出了那个小布袋,哥哥看到父亲的口袋里大约只有二十几个苹果时,对父亲说,“爸,为啥只买这么少的苹果,我看到同学家里都买一筐呢!”我和姐姐也都撅起了小嘴,一脸的不高兴,父亲安慰我们说,“等咱家条件好了,我让你们吃个够。”


那时苹果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极其充满诱惑的字眼,平时只看着别的同学吃过苹果,尽管苹果只有五毛钱一斤,但家里从来没有买过。当时家里上有奶奶需要赡养,下有我们三个兄妹要抚养上学,妈妈收入较低,平时父亲五十多元的工资除支撑一家五口生活外,还要接济老家亲戚,生活开支都是精打细算,对家人来说吃苹果就是一种奢望。

上世纪七十年代,市场上售卖的苹果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国光,个头不大,皮儿不厚,水分较足,口感酸甜。每当进入苹果收获的季节,有些单位便会统一进购一批苹果,分售给单位职工。苹果都是用树枝条编扎的圆筐装满,上面再铺一层土黄纸或者旧报纸,起到防潮吸水作用。一筐苹果大约有五、六十斤。家庭条件好的,都买一筐,条件差点的,几家分一筐,我家就是后一种情况。那时想想父亲能挤出钱让一家人吃上苹果,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苹果在我们兄妹眼里显得是那么精贵,我们手捧父亲分的苹果,闻着苹果的浓浓香味,好半天也舍不得下口。为了吃得慢点,哥哥发明了吃苹果法,把每个苹果洗净,先是用小刀把苹果皮削了,准备统一晾晒做成苹果皮干,留着以后吃。再把苹果切成一片一片的,再将每片苹果切成一个个小条,这样你一条我一条,明明三个小苹果是很快就可以吃完的,但我们舍不得一下子吃完,慢慢地咀嚼着苹果的滋味,仿佛在咀嚼着我们甜涩的童年。


后来,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到了秋季,家里也开始买一筐苹果了。有一次,我一连吃了四个苹果,结果胃疼呕吐发烧,妈妈领我去部队卫生所看病,说是得了急性胃炎,输了三天液总算好了,但从那时起,我也落下了爱胃疼的毛病。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苹果已成为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开胃养生水果。苹果在全国广泛种植,品种繁多,个头较大,味道酸甜,像比较有名的山东、陕西的红富士,甘肃的花牛,新疆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等品种,在国内市场很多见,还有许多国外进口的苹果目不暇给,苹果贮存条件也好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美味新鲜的苹果。现在国光苹果虽不属于市场上的主流苹果,但它可以称得上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苹果品种。如今红得发紫的富士苹果就是从国光苹果中选育出来的,就凭这一点,也要给国光苹果留一席之位。


苹果不仅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还有红红火火、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当金秋时节来临,红彤彤的苹果,就像一盏一盏亮闪闪的红灯笼,挂满枝头,红透满山遍野,点亮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作者简介

红玉,有当兵的历史。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环球经典文学》微刊总编。喜欢在温婉清丽的文字中徜徉,用爱与美的诗篇唱响心灵的故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家报刊、微刊、网站刊载诗词、诗歌、散文、小小说、史料文章等数百篇。有诗歌入选《中国当代乡愁诗歌精选》《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诗歌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主播简介

润雪,音乐高级教师,多年来从事高中生美育教育,以音乐为载体,启发引导学生阳光心态向美而生的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自幼热爱朗诵,2004年荣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考核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证书》。春秋荏苒痴心无悔!愿用声音为您拂去生活的疲惫,在每一个日升月落的时分,伴您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与甘甜,感悟生命的永恒与神圣。

(听美诵,请关注《环球经典文学》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红玉   国光   切成   苹果   环球   诗歌   散文   家里   父亲   品种   条件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