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婴儿日吞158万个“微塑料”,母乳里也有发现

前段时间,“人类母乳中首次发现微塑料颗粒”冲上热搜,引发了人们对“微塑料”问题的担忧,就连央视也曝光了相关问题。

尽管大家都知道塑料引发的污染问题很严重,但没想到的是,“微塑料”竟然已经进入了人类母乳中。

根据发表在《聚合物》期刊的最新研究表明,科学家首次在人类母乳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的存在,其对婴儿的潜在健康影响尚未可知。

而在1个月前,纽约大学研究发现,婴儿大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是成人的20倍,宝宝们才是摄入微塑料的“大户”。

那么在微塑料全面“入侵”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尽量保护好孩子,减少微塑料所造成的伤害呢?

什么是“微塑料”?

所谓“微塑料”,顾名思义即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

现实生活中,由于塑料制品无处不在,比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等等,这些塑料制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被风吹日晒,虽然不能完全降解,但体积却会越来越小,最后变为比颗粒还要更小的微塑料。

这些微塑料的体积小,不容易被过滤,无论是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还是人体自身,都很难起到防护作用。

尤其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久而久之,微塑料就会大量在体内富集,尽管这些微塑料大部分会随粪便排出体外,但仍有部分会遗留在体内,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孩子可能日吞158万“微塑料”

在很多人印象中,往往会觉得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微塑料污染的侵害,但事实上,宝宝才是微塑料的“最大受害者”。

根据英国《自然食品杂志》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发现,当使用聚丙烯婴儿奶瓶(PP材质)冲泡奶粉的时候,如果冲泡奶粉的水温从70 升高到90 ,微塑料的释放量可达到500万。

经统计,婴儿在出生后的前12个月里,使用聚丙烯婴儿奶瓶喝奶,平均每日会吞下158万个微塑料,远超成年人的摄入量。

那如果是母乳喂养,情况是不是会好很多呢?

别忘了,母乳中同样已经发现了微塑料颗粒,即便是母乳喂养,同样也可能将微塑料传给孩子。

此外,由于婴儿喜欢在地上爬,平时经常啃咬塑料玩具,使用塑料勺子以及其他塑料制品,会更多暴露在塑料环境中,也会导致其摄入更多的微塑料。

因此,塑料污染不仅是21世纪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我们身为家长,也要对微塑料对孩子的伤害引起重视,尽最大努力保护孩子,免受微塑料的侵害。

怎样减少微塑料对孩子的伤害?

1.尽量纯母乳喂养

虽然母乳中同样可能含有微塑料,但相较于PP材质的奶瓶来说,无疑会好很多。

而且母乳是公认的最适合宝宝成长发育的食物,对宝宝身体健康更有好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宝妈应该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

当然,如果母乳实在不够的话,我们可以使用玻璃奶瓶替代PP材质的塑料奶瓶,或者是选择PPSU材质的塑料奶瓶。

2.少让孩子接触劣质塑料玩具

市面上有很多玩具被涂的五颜六色,尽管看上去造型各异,非常可爱,但却有可能是“三无产品”,由劣质的塑料材质构成。

我们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注意挑选,不去购买那些没有生产厂家,或者没有标注生产标准的产品,少让孩子接触劣质塑料玩具。

3.减少使用化妆品

科学家在胎盘中首次发现微塑料成分就有化妆品,因此,对于化妆品我们也应当尽量减少使用,尤其是那些带有颜色的化妆品,比如指甲油、粉底液、眼影等等。

4.尽量选择可降解塑料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塑料很难完全退出我们的生活,但要想减少微塑料对孩子的伤害,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塑料的使用,或者是选择可降解塑料。

比如外出买菜时,自己带着布袋子,平时少喝瓶装水,使用由木头、羊毛等天然材料制成的家居物品等等。

结语:

不仅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微塑料对孩子的伤害,我们同样要提起警惕。

日常生活中,希望大家最大程度减少塑料的使用,尤其避免孩子接触塑料制品,毕竟宝宝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再谨慎也不为过。

今日话题:你之前对微塑料问题有了解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母乳   婴儿   塑料   奶瓶   塑料制品   材质   央视   人类   化妆品   宝宝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