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一个半世纪,这家外资巨头如何继续“赢在中国”?

文/王恩博

在中国耕耘多年的外资企业不少,“百年老店”却并不常见,西门子是其中之一。

“150年来,我们对‘中国机遇’有着切身感受。”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近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聊起了这家德国工业自动化巨头与中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交情”。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门子融入中国发展,也受益于中国发展。但市场在不断变化,本土企业也在持续崛起。西门子等跨国企业,未来靠什么继续“赢在中国”?

一个半世纪扎根中国市场

西门子最早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可以追溯到1872年。

整整150年前,西门子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并在19世纪末交付了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1985年,西门子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成为率先对华开展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

时光飞逝,如今西门子在华已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超过40家运营企业和20个研发中心。中国更成为西门子重要的采购市场,拥有超过6000家活跃供应商。

用肖松的话说,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而庞大的市场,为各种各样的参与者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创新技术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而连续五年举办的进博会,正是让“中国机遇”落地发芽,进而成长壮大的重要平台之一。此前四届进博会西门子从未缺席,其展示的创新科技受到极大关注,有的已在各行各业切实落地。

肖松注意到,自2018年举办以来,进博会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深度融入中国发展,共享“中国机遇”,共建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高效平台。

“通过参加进博会,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企业对于创新的巨大热情。”他向记者介绍,今年连续第五次赴约,西门子不仅将全面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成果,还将面向中国市场首次发布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助力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共创。在绿色交通领域,该公司也将展出最新成果——氢动力列车Mireo Plus H。

瞄准数字化、低碳化“双轮驱动”

从上述参展创新成果延伸开来,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轮驱动”,正是西门子洞察到的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所在,并将成为该公司未来在华发展的支点。

以数字化转型为例,肖松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中国制造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他注意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而在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亦拥有发展绿色创新技术和新一代商业模式的理想土壤,为西门子等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肖松透露,在低碳化领域,西门子正积极落实“零碳先锋计划”,不仅加速自身运营的减碳,还致力于到2025年赋能超过500家重点供应商和数十个行业的上万家客户节能增效,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肖松同时指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让其意识到赋能本地团队的重要性,让懂市场、产品和客户需求的人进入到决策过程中来。同时,西门子把一些业务的全球总部设在中国。例如今年,西门子在苏州设立的电气产品中国总部正式升级为中国及东亚总部,进一步加强在本地的战略布局。

持续加强本土化创新能力,是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得以取得长足发展的另一关键。

今年6月正式投产的西门子南京数字化工厂是运动控制领域西门子在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肖松透露,未来其还将持续加强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核心管理及研发能力,以快速、全方位地服务于中国产业,同时也面向国际市场。

“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期待”

尽管疫情等因素带来的挑战尚未远去,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让肖松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机遇”仍然充满期待。

“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赞赏中国倡导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坚定实施改革开放,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肖松表示,即将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正是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又一例证。

面向未来,肖松相信,中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支持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将吸引更多外部高端资源加速向中国聚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

他并表示,期待通过进博会,将西门子在数字化和低碳化领域的创新科技和成功经验带给更多的中国企业,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

来自: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昊星

责编:魏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双轮   中国   多边贸易   中国政府   中国企业   中国经济   中国市场   巨头   外资   机遇   领域   未来   半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