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改规则 以“消费放心”提振“消费信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活动拉开帷幕,线上零售市场迎来了全年最为重要的节点。除了相继公布各种促销玩法外,今年不少平台对规则进行了更新。有的完善“一键保价”措施,并将价保时间从15天延长至27天;有的禁止商家搞“先涨价,后降价”,表示一经发现立即整改。

“双十一”促销别搞套路

热热闹闹的“双十一”,已经成为强劲消费力的代名词。一个购物节之所以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甚至固定成消费市场的流行习惯和文化风尚,最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都期望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相应的,消费者对商家先升后降、以次充好、烧脑算计等种种把戏深恶痛绝、嗤之以鼻。

当前,电商造节常态化,直播带货等低价渠道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必等到“双十一”就能买到实惠的心仪商品。因此,从业者更需要拿出诚意,用更优质的服务撬动消费市场,才能保持“双十一”的影响力。

平台主动作为值得期待

“双十一”的本质是消费需求的集中激发与释放,并没有颠覆商业的基本原则。假若商家“吃相”难看,既得罪了消费者,又败坏了自身形象,无异于饮鸩止渴。

近些年,不仅消费者愈发冷静理性,外部监管也日趋严格。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主动作为,强化对入驻商家的约束。但需要看到,买方与卖方之间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特别是随着直播带货、图文种草、视频下单等新模式兴起,随时可能会出现新问题、新套路。平台主动作为值得期待,但相关部门更要从严监管,持续加大对不良商家的震慑力。

以消费者需求牵引自身成长

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多年来已享受到渠道更新这一巨大红利,而今,供给端更为多元、消费端更为理性,竞争的主战场已经发生了改变。要留住用户,不能总在“三五斗”的算计里打转,应该看得更长远,加快从营销噱头的恶战转向新技术应用的比拼,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以消费者需求牵引自身成长。

“双十一”促销,多些真诚、少些套路,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存量时代,商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双提升、商业诚意与营销信誉的共改善,才是回应消费者诉求、延续发展后劲的明智之举。

(以上综合北京日报、南方日报、北京晚报)

V视角:

@往事随风181818181818:没什么要买的。

@泛黄的记录本:之前买完就降价把我给气着了,希望这次价保能落实到位。

@空山谷雾:能直接打折吗?折后价是多少就是多少。

@黑茶由纪子:让优惠更直观。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顿操作猛如虎,分到红包两毛五”。每年,都有不少消费者吐槽“双十一”购物体验感较差。今年,平台提前出手修改规则,很有现实针对性。真诚换真心。“双十一”促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实惠”,让玩法简单一点、优惠直接一点、服务用心一点,才能持久赢得消费者信赖、不断提振消费信心,从而为经济发展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套路   玩法   中国   诚意   实惠   信心   放心   主动   消费者   规则   商家   商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