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中了平均主义的毒?

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寄希望于政府和上级的照顾,对社会和国家毫无贡献,天真地以为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该得的一分也不会少,无论是家产还是社会福利,自己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并执着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对自己的这一份的追求和落实上。

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懒汉和社会的寄生虫。他们认为社会是平等的,在农村会被分得一份田地和住宅,在城市则会由于疾病而获得劳保待遇,总之,自己并不需要费力费心地去刻苦劳作,就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安稳生活。

这些人习惯了社会的救济和国家的帮助,闲下来的心就会得寸进尺,觉得反正靠索取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干脆就多要一些吧,于是开始力所能及地把自己能要的范围和力度都发挥到极至。表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都无情地索求无度,占地占财占名额,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丝毫不考虑别人的可承受程度。

的确,为了彰显社会主义的公平性,我们国家会对弱势群体实施救助,但这些人非但不感激反倒把这种救助当作理所应当,进而躺平,整日无所事事,胡走闲逛,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远远背离了国家救济政策的初衷。

所以我们国家打破了平均主义的禁锢,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能者多劳,按劳分配,让那些混水摸鱼者彻底失去了市场和机会,逐渐地越来越穷,没有头脑和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和劳动,焉能不穷不衰败?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平均主义在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群中还是存在影响,并时不时地有所抬头,需要警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相信一切错误思潮终会失去市场而消亡在历史的烟云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平均主义   能者多劳   按劳分配   消费资料   都会   混水摸鱼   懒汉   改革开放   现实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