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超募之后,是一枝独秀,还是过眼云烟?

眼下的汽车市场,最扎眼的莫过于广汽埃安。

近日,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埃安”)已经顺利完成A轮融资。本次融资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182.94亿元,共释放17.72%股份。

市场解读为,逆势超募的广汽埃安离上市更近了一些。也有评论认为,广汽埃安对资本的渴望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然而,“低端走量”、“负债狂”、“虚标王”等负面标签,是广汽埃安在IPO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回归到汽车市场本身而言,广汽埃安的困局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易于“解套”。

融资超募,估值千亿

这一次,广汽埃安确实刷新了记录。

一直以来,把造车新势力的排名干翻,广汽埃安孜孜以求,甚至经常单方面告赢。如今,182.94亿这个融资数额,或许终于可以让广汽埃安在与汽车销量无关的数字上,跟“朋友们”耀武扬威一把。

根据公开披露的消息显示,广汽埃安以经评估备案的价格为基础,在广州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实施增资扩股,历经3个月,本次A轮融资引战工作顺利完成。近183亿的融资,成为未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记录。此前,引起汽车市场如此大动静的还是恒大,融资规模为260亿港元。如今,恒大风光不再续。

广汽埃安对于资本市场的渴望由来已久。仿佛只有站到资本市场,才更有资格与“蔚小理”平起平坐。这一次,广汽埃安不仅仅想要上市,而且还想要在国内科创板上市,从市场选择上,似乎又压了小伙伴们一头。而广汽埃安也从来没有遮掩其想要上市的野心。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公开表示,广汽埃安将争取2023年IPO。

关于广汽埃安IPO野心的实质性动作,“暴露”于去年8月,作为广汽集团最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经营主体,启动了混改,先后完成了内部资产重组、股权激励、并且引入了战略投资。今年9月,完成了股改以后的广汽埃安,似乎与登陆资本市场只差临门一脚了。

没想到这一脚一下子让它站到了行业的镁光灯下。广汽埃安本次融资结束后,媒体大肆宣传的除了超募,就是投资者的热情参与。

扉旅汽车查阅公开信息显示,埃安A轮挂牌预期是融资150亿,但是挂牌之后,认购热情与冷清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超百家各行业头部企业申请,最终53名投资者被“接纳”,募集的资金超出原计划近33亿,约22%。

还未上市就已经千亿傍身——53名投资者合计投入182.94亿元,获得广汽埃安17.72%股权,由此推算,广汽埃安投后估值为1032.39亿元。这样估值确实让极氪、智己等兄弟品牌百亿规模的估值不值一谈。

不过,广汽埃安虽然疯狂上市,但并没有为了上市而迷失。即便机构哄抢,但是控制权依然还是在“老母亲”广汽集团的手里。本次融资完成后,广汽埃安注册资本由64.21亿元增至78.03亿元,广汽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比例将由93.45%变更为76.89%。广汽埃安仍为广汽集团控股子公司。

此外,从公告中53名投资者的领投名单来看,阵容确实足够广汽埃安“凡尔赛”一阵子——领投者除了头部机构,不乏国资背景、地方政府背景。比如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或其旗下基金或机构。

公告的表述或许更一目了然——广汽埃安本次融资引入了充换电能源生态、电池关键资源、芯片设计与制造、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战略支持和产业协同投资者,以及知名市场化、金融及资产管理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投资机构,以及大型政策引导性的国家及地方投资机构等共53名战略投资者。

一份领投名单,让广汽埃安对新能源产业链条控制的野心彰显得清清朗朗。

标签难撕,困局难纾

上市不是万金油,但广汽埃安需要上市。

一直以来,亏损已经成为广汽埃安的主旋律。即便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汽埃安并不缺钱,而是要通过融资的方式积极参与到资本市场的竞争中,侧面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但不缺钱不意味着能够经得起连年的“搭钱”。

公开资料显示,2019-2021年,广汽埃安连续三年陷入亏损困局。这三年的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合计亏损了近27亿元。这也有了后来曾庆洪狂喷宁德时代的“事件”,表示“自己做车企,感觉就是在为宁德时代打工”,并表示希望国家可以“管管”。

在销量方面,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及今年1—9月,广汽埃安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6万辆、12.02万辆、18.23万辆。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2.09%。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在今年1—9月的新能源厂商销量榜中,广汽埃安次于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和吉利汽车,位列第五。

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数字。但有评论一针见血的指出,广汽埃安对B端市场的依赖太过严重。2021年,作为广汽埃安的销量主力,AION S占广汽埃安全年销量近六成,但其在营运、租赁等B端市场的比例达到了近七成,也因此广汽埃安被调侃为一个“行走的网约车”品牌。而另一端,个人消费用户几乎对广汽埃安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个人用户对于广汽埃安的“不感冒”并不能归结于其品牌“低阶”。毕竟,不甘于平庸的广汽埃安已经走上了豪华的道路。9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品牌全新LOGO“AI神箭”,推出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最为“惊人”的是宣称Hyper旗下首款车型超跑Hyper SSR售价超100万元。惹得消费者惊呼:是什么给它的勇气?

非常讽刺的是,仅有的那一点点C端消费者,还在不断吐槽。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不少广汽埃安AION S车主反馈,这款电动车续航能力几乎可以打对折;厂家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通过OTA升级的方式锁电,导致续航里程普遍减少,且动力系统减弱;这款广汽埃安的车型还是“虚标王”的正主儿。看起来,在真正登陆资本市场之前,广汽埃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少。

据称,广汽埃安算是临危“得命”。公开资料显示,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彼时,广汽集团斥资 450亿元计划建设世界级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这其中广汽埃安成为最为重点的项目。

被看中的背后是,2017 年,广汽集团遭遇瓶颈,爆款传祺GS4销量增幅突然下滑。2018年,传祺GS4不仅没有实现销量的增长,反而从34万辆下滑至 24 万辆,引发了广汽集团对营收和净利润增幅的极大焦虑。就在这种情况下,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的创新科技公司,开始承载集团智能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梦想。

10月25日,有媒体报道,从广汽埃安的官方了解到,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的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注册成立。该公司重点围绕IDU电驱系统进行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实现自主电驱研发、试制、试验和量产一体化,预计未来几年将投资21.6亿元,埃安也将全面进入电驱自研自产新阶段。

广汽埃安显然要向资本显示自己的能力了。有分析师人士表示,无论广汽埃安上市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这个过程确实还是能够为其谋得更进一步的可能。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控制产业链尤为重要,也尤为困难。此番通过融资,广汽埃安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若假以时日,利用得当,还是有机会真正上位。

广汽埃安不会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上市或许可以救命,但绝不是摆脱困局的稻草。惟有在产品上下功夫才是硬道理。此番,重磅资金在握,是时候打造自己产品的硬实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安新   标王   困局   销量   过眼云烟   新能源   资本市场   融资   投资者   集团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