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敏感肌及脱敏产品配方设计

敏肌定义

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2017)


对于常规刺激(正常状态不出现异常感觉)出现不适感觉(包括:刺痛、灼烧、疼痛、瘙痒及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该不适感不能被任何皮肤病相关皮损所解释,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敏感性皮肤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特别是面部。

——国际敏感性皮肤专家共识(2017)



敏感肌释义

来源:主要由化妆品行业提出和使用;

注意:一种皮肤症状和个人的主观不适感受,不是疾病;

特点:高反应性、耐受性差、敏感度高的皮肤亚健康状态;

原因:多种因素引起如环境、饮食、护肤品、贴身衣物、生理期等,甚至包括一些皮肤病及亚临床表现的皮肤病变;

症状:瘙痒、刺痛、灼热、紧绷、红斑、鳞屑等可见或不可见;

与护肤品的关系:护肤品可以用于修复敏感性皮肤,但不能治疗敏感性皮肤。



敏感肌的机制

皮肤屏障受损,刺激因素入侵,引起皮肤神经、免疫等防御反应,产生瘙痒、灼热、刺痛等炎症现象。



目前认为,皮肤的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免疫屏障三者共同形成了机体的第一道防御体系。微生物屏障是接触外界的第一层屏障,保持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系统稳定成了目前研究的热门。



皮肤屏障

图片来源:A De Benedetto et al.Skin Barner and Allergen Sensitization。2012;

图片来源:symrise


1

什么是皮脂膜?

皮脂膜=皮脂+汗液

皮脂:

皮脂是皮脂腺的分泌物。皮脂腺以“全浆分泌”方式分泌皮脂,到达角质层外部起到滋润柔软及保护皮肤的作用。


皮脂的组成:

甘油酯:43.2%

蜡酯:25.0%

脂肪酸:16.4%

角鲨烯:12.0%

胆甾醇及酯:3.5%


2

什么是胞间脂质?

胞间脂质:

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形成双层脂质结构,填充在角质细胞之间。


脂质双分子层的组成:

神经酰胺:40%

胆固醇:25%

胆固醇硫酸酯:10%

脂肪酸:25%


3

什么是NMF?

NMF:

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ng Factors),角质层中存在的天然亲水性吸湿物质,简称NMF。


NMF的组成:

尿素:7%;

糖:8.5%;

乳酸:12%;

吡咯烷酮羧酸(PCA):12%;

无机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18%;

氨基酸:40%;



免疫反应机制



神经反应机制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是(TRP通道)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类阳离子通道,主要通过的离子为钙离子和钠离子,为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表达于所有哺乳动物的器官和细胞上。


温度敏感型TRP通道作为外周感觉神经不同细胞群上的温度感受器和化学感觉器,除了参与不同范围的温度感知及调节外,还参与与温度有关的疼痛,瘙痒和神经源炎症。


TRPV1(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蛋白):


6-跨膜蛋白所组成的四聚物

在皮肤产生炎症后,主要负责增强皮肤对热的感受能力

能被前列腺素(PGE-2)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活化,引起痛感和痒感

能通过应用辣椒素激活,产生灼烧感,刺痛感或痒痛感

活化后使细胞中的Ca2+通量增加,因此明显增强皮肤热症状



配方设计原则

1 配方精简(安全)

减少原料种类,降低皮肤的负担;

提升原料纯度,降低杂质可能带来的风险;

加强原料品质的管控,减少原料变质带来的风险;

注意不同原料成分之间的潜在反应造成刺激;

避免使用已经证实对皮肤刺激风险较大的原料,如香精、高浓度酒精、防腐剂等。


2 舒缓修复(有效)

敏感肌分类

屏障功能低

炎症,正常的屏障功能和炎症反应

神经感官敏感,具有正常的屏障功能,无炎症反应


应对策略

修复屏障

治疗炎症表征,舒缓主观不适

调控神经的过度反应


配方设计

仿生修复+内源促进&稳定微生物组群

(理性脂质、NMF、青刺果提取物、菊粉等)

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马齿苋、洋甘菊、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等)

“钝化”神经感官反应

(薄荷叶黄烷酮、叔丁基环己醇、辣蓼提取物)


角质层中三种关键脂质在修复损伤中的效果



3 缓解焦虑(舒心)

促进“愉快荷尔蒙”——β-内啡肽产生;

镇静神经,抗焦虑;

降低压力荷尔蒙——儿茶酚分泌,舒缓放松紧张情绪;



敏感肌的生理参数

知觉反应

刺痛反应

电流感觉阈值


角质功能

屏障功能

TEWL ;渗透性

保湿功能

角质层含水量


角质层细胞形态

细胞面积

排列规则性

多层剥离量

微绒毛样突起(VP)

角质化包膜形成


其他

血管反应性

IL-1ra/IL-1a

非特异的IgE

神经生长因子(NGF)



测评方法

1 半主观测试

乳酸刺激(刺痛)

辣椒素(灼烧)

山药、组胺溶液(瘙痒)

薄荷(凉感)


2 主观测评

SPSS(自我感知性敏感性肌肤-Bowman)

敏感性皮肤华西问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利教授团队)


3 客观试剂测试

DMSO(红斑/愈合)

烟酸(血管扩张反应)

SLS斑贴试验(渗透性)


4 客观无创测评

角质功能测试

(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等)

感觉反应测试

刺激反应评定



功效炎症及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皮脂   红斑   角质   炎症   屏障   刺痛   配方   离子   细胞   敏感   神经   皮肤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