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啃一根甘蔗?

人类吃货编年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走向“优雅”(逼格)的编年史。因为徒手抓取食物逼格不够,所以发明了筷子和刀叉;在资本华丽的包装下,原产于美洲无人问津的鳄梨摇身一变,变成与健康、时尚挂钩、风靡全球的牛油果;就连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猪内脏,被端上bistro的餐桌后,也成为了普通工薪族难以攀附的存在。

一切,为了优雅。人类为了优雅,驯服了多种食物。

天气渐冷,海南街头,烤地瓜和烤甘蔗的香气漫天飘舞,勾起人的食欲。不过,当我从老板手里接过那根热乎乎的甘蔗时,一种欲言又止的为难猛然袭上心头,仿佛接过的不是儿时记忆里的快乐,而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烫手山芋,我看着手里的甘蔗陷入沉思,想直接退货但怕被打,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对于优雅的人类而言,说到驯服甘蔗还为时过早。

图片来源:小红书


折戟甘蔗,优雅失效

也不能说,优雅的人类在驯服甘蔗这件事情上没有努力过。

就像芒果、香蕉等水果的原始形态,绝对不是为了变得更大更香甜让人类食用,原始甘蔗同样也不符合现代人“优雅”的定义,不够甜,不够脆,不够嫩,质地硬,渣太多,含糖量少,娇贵,产量少……南方的朋友,尤其是海南、广西、广东的朋友,一定还记得童年时被硬邦邦的甘蔗支配的恐惧。

从需要大型机器设备压榨、糖厂专供的原料到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用牙口生啃的普通“水果”,全仰赖于一代代培育人的工作成果,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人吃甘蔗,一定会比古代人吃甘蔗更加优雅,至少不需要咬牙切齿,抓耳挠腮,使出浑身力气才能从甘蔗杆子上扒拉下一小块硬皮。

图片来源:小红书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难以“优雅”地啃食完一根甘蔗。

首先,甘蔗就不像一般的水果,其长相,和精致优雅毫无关系,你可以拿着一颗牛油果凹出小资情调,树立自己精致无害的人设,但甘蔗,从出土到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和山东大葱一样给人难以形容的压迫感——来自大地的压迫感。

有网友晒出顾客排队买甘蔗的场景,被人戏称,不知道是在举打狗棒,还是在列长枪阵,仿佛只要吆喝一声,几百个大汉就能一哄而上。

图片来源:小红书

甘蔗,从肥沃的土壤里破土而出,沐浴南方热烈的阳光,营养充足,自然生长,如果是长成盘靓条顺的模样,笔直挺拔,节节顺直,看着就水灵灵的,可以顺着纹路撕下去,那自然是吃货的最佳选择,但如果长残了,长挫了,发育不良,就像下图这样的畸形怪胎——

图片来源:小红书

亲亲,你的牙齿还好吗?

社交平台上,不知道有多少网友,因为啃食甘蔗上瘾,悔不当初,咬肌变大了,脸肿了,上火了,就连牙医都忍不住劝告:别吃了别吃了,再吃一套房就没了。这一切,实在难以和“优雅”扯上关系。

图片来源:小红书

就算再优秀的培育专家,能让甘蔗往更甜蜜、更柔软、产量更高的方向发展,也难以解决一个尴尬的问题——吃甘蔗,是要吐渣的,不是像吐葡萄皮那样,精致俏皮地掩嘴一吐,再像贵妇人一样拿着一方丝帕擦一擦,而是像植物大战僵尸那样一吐就是一整根,直至消灭完。

一切不文明的果皮纸屑都可以偷摸摸掩埋,唯独甘蔗残渣就在那里,仿佛一坨尴尬的尸体躺在那里,不来不去。

图片来源:微博

在一个极度安静的公众场合里吃水果,只要不是榴莲这种奇葩,一切都OK,但如果是吃甘蔗,那么你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像啮齿动物一样,把这根甘蔗啃得滋滋作响。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哲学家思考过这个话题:如何优雅地啃食一根甘蔗,重要的是,如何把甘蔗渣不留痕迹地藏好。

但底下的讨论,似乎没有什么人有好办法奈何它,最后干脆是一帮损友出馊主意:我不仅要啃,在大庭广众下啃,我还要比谁吐渣吐得更远。

图片来源:微博

谁是社牛谁知道。

啃完一根甘蔗,更要命的地方还在后边等着——在没有手套的前提下,吃甘蔗,你身边有清水可以洗手吗,你就敢随便乱吃,粘在手上的糖汁,让人恨不得直接把手剁掉。

甘蔗,似乎是一种只适合偷偷吃的食物,如果分享,那必定只能和关系亲密的老铁分享。或许,以后关于“友情”最委婉的表示,就是送给对方一根甘蔗。

图片来源:微博

你看,我们有过一起坐在台阶上啃甘蔗的经历,我曾见过你啃甘蔗时狰狞的面目,见过你偷偷把甘蔗残渣丢在某个角落,见过你偷偷舔手上的甘蔗汁又偷偷擦在衣服上,这交情还不够硬吗?


一些优雅吃甘蔗的技巧

首先,请保证,你的坐标大概率是在南方。相较于北方人的豪爽直率和不拘一格,南方人在整活“优雅”“精致”这件小事上,着实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

其次,请远离那些奇形怪状的甘蔗,靠近它们会变得不幸,它们真的有可能送走几颗牙。

买甘蔗时,不要让任何一块甘蔗皮和你一起走出这个店门。

精细的南方店家,还会贴心地帮你把甘蔗砍成一小块一小块,拈起一块细细咀嚼,实在优雅。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如何优雅地吃甘蔗”这个话题下,有网友评论:“切成小块,不沾嘴,咀嚼后,用纸捂住嘴吐出。”

图片来源:抖音

这一度让我想起《我的叔叔于勒》里的描述:“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经过炭烤或是蒸煮的甘蔗,纤维质地会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容易入口,不怕带崩牙齿,咀嚼出大腮帮子。

信仰机械的人们,则选择直接饮用甘蔗汁。精明的商家,则把甘蔗汁引入工业生产线,一盒子下去,全是科技与狠活。

但这也引来部分爱甘蔗人士的不满。

图片来源:小红书

他们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猫,一定要咬一点什么东西磨牙才快乐,吃甘蔗,吃的就是纤维在嘴里咀嚼的过程,喝甘蔗汁,你怎么不回家泡糖水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甘蔗   甘蔗汁   优雅   残渣   编年史   精致   尴尬   人类   来源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