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一杯陈年庆功酒-iPhone Xs 随笔



此外由于该机仍然不是我的主力,因此文中不会涉及信号、续航和游戏表现。
--
时间要回溯到 2017 年9月12日,美国加州库比蒂诺 Apple Park,史蒂夫·乔布斯剧院。
乏味的例行更新之后,台上的演讲者开始模仿着为这个剧院冠名的传奇人物,告诉台下的观众「我还有一件事情要讲」。而这件事情便是为一个在已经十年前揭幕的传说诗篇,写下属于它的续作,同时顺手发布一款名字特殊的产品,它,就是 iPhone X。
iPhone X 在当时是实至名归的史上最贵 iPhone,但当它和例行更新的 iPhone 8 同框时,X 所具备的未来感和纪念意义却依旧让人趋之若鹜,在当时连我身边完全不关心消费电子的人甚至都知道「苹果发布了十周年纪念款」,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下图数据统计机构 Counterpoint 对 2018 年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的统计中,iPhone X 超越 iPhone 8 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冠军。


或许正因如此,加上高层奢侈品化战略的推动,使得苹果认为更贵的 iPhone 依旧能被用户接受。于是一年之后,更贵的 iPhone 真的来了,然而这一次却事与愿违。在纪念意义光环破灭与竞品实力提升的双重作用下,人们认为开始常规的例行更新配不上更高的价格,即便它是 iPhone。因此在当时无法满足 iPhone 用户期盼、友商早已实现的消费需求,外观也几乎不变的单卡 Xs 便成了这一年里最大的牺牲品,市场丝毫没有对它有一丝同情。
但当我有一天躺在床上做梦回忆起 2019 年的时候,我的梦中却依旧萦绕着这个世俗意义上失败者的身影。Xs 仍然是我想要的一部手机,于是在我卖掉手头的一些机器之后,我将那个过去的梦变成了现实。
这部 iPhone Xs 有原厂包装盒与所有的随附配件,验机报告如下图。


从这里,全文将正式开始。
--
在我第一次实际摸到 iPhone X 的那个时候,我便对它的外形萌生出好感。它的机身尺寸让我可以轻松地单手掌控,它的手术级不锈钢边框既能绽放崭新的光芒,又恍若是代表着十周年纪念意义的最佳注脚,因为 2007 年开启传说的那台 2G 也曾被如此闪耀的光芒所包围着。从那时开始,我就认为 X 是历史上最精致的 iPhone 之一。


庆幸的是,Xs 在外观上几近完美地继承了上面提到的一切。新增的金色虽然并非我个人最爱,但比过去更加深沉内敛的色调也能让我乐于接受,并带来了专属于它的辨识度。


在当时因为代表妥协而被口诛笔伐过的凸起摄像头矩阵,如今却成为了简洁而克制的设计,时代的变化不禁令人感慨。手术级不锈钢边框、塑料支架与增强玻璃间的过渡精密而圆滑。从这一代开始,旗舰 iPhone 的防水防尘等级提升到 IP68。


Xs 机身仅重 177g,厚度 7.7 mm,在 70.9 mm 的宽度中装下了一块对角线为 5.8 英寸的异形屏幕,以及不算充裕的 2658 mAh 电池。


让这份继承从「完美」变为「几近完美」的缺憾,出现在机身底部两端数量不一的开孔与略显突兀的天线条带,这个外观上的所谓瑕疵并未出现在 iPhone X 当中。


X 乃至随后的 Xs 在 iPhone 的产品定位划分中现在看来意义重大。我认为它们应该是 Pro 系列 iPhone 的前身,其呈现的机身质感甚至完全不输如今高高在上的 Pro 们,残存的圆润弧线还能提供更加优异的手感,并让整机的设计在光芒下更加灵动,不似现在的呆板。
iPhone X 在 iPhone 的历史上首次采用了 OLED 屏幕,在当时台上的 Phil Schiler 宣称 iPhone X 使用的屏幕解决了下图中传统 OLED 所谓「亮度不足、色准不够、广色域色彩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同时依旧具备更高分辨率、更高对比度和更薄的厚度,使得它足以承载属于 iPhone 的下一个十年。


Xs 也拥有这样的「超级视网膜」屏幕,官方参数中具备 2436 1135 的物理分辨率(458 ppi)和手动最高 625 nits 的亮度,支持 XR 不具备的 HDR 显示能力。以 2017 年甚至更晚的技术水准来评价,iPhone X/Xs 在抛开刘海之后都有着相当高的屏占比,而先于对手一步意识并达成四边等宽的和谐观感则为其增光添彩。实际使用中我遇到的唯一缺憾,也许只是开启原彩显示之后相较 LCD 的 iOS 设备有更明显的偏黄。下面是和手上主力机之间的正面观感的比较,左侧 Xs 已经关闭原彩显示。


直到四年后的 Galaxy S22,三星才做到了比较严格的四边等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三星更窄的边框和被侵占更少的可视面积,带来的沉浸感更为强烈。S20 的下巴比额头略宽,请参考以下图片。

下巴

额头

在Xs/Xs Max 的后继机型 iPhone 11 Pro 上,苹果首次将 XDR 概念引入手机,使得 11 Pro 的屏幕在官方数据中的手动最高亮度能达到 800 nits,峰值亮度更是来到 1200 nits 的境界。三星也同样在 Galaxy S10 上让旗舰机型的屏幕峰值亮度达到了 1200 nits 甚至以上,并在如今迈向更高。或许只有在阳光直射下,我也许才能察觉出 Xs 的 625 nits 亮度会和 S20 有所差距,日常室内甚至是晴天室外 Xs 都能提供足够的亮度和通透感。

Xs 是首发 A12 处理器并第一次具备 4 GB RAM 的 iPhone。相较 A11 大幅提升 AI 算力的 A12,让 Xs 即使升级到 iOS 16也能享用长按抠图、视频实况文本等属于新系统的关键特性,除了口罩和横屏面容 ID 解锁的缺失会让我感到还是新机型更好。与后续常规机型保持一致的 4 GB RAM 不但能让 Xs 维持较长的更新周期,在实际使用中也让我能感受到比 XR/SE2 更高的后台任务存活率。

抠图

实况文本

视频中的实况文本

高集成度的双层主板设计虽然在工业设计上是一大突破,却由于影响到处理器散热而在实际使用中变为负面影响,例如我在一个月前拿到这台 Xs 进行新机设置的过程中,就领略到了发热同时降亮度。此外似乎由于电池损耗过高,这台 Xs 的日用流畅度在我印象中略微逊色于 SE2,但还是有着「满血 60Hz」的尊严,且高于二手市场上与其价位接近的三星 Galaxy S10/S10+ 等机型(升级到 One UI 3 以上)。这样的水准足以让我产生将其转正的错觉,直到续航能力的差距将我打醒。

或许我可以通过下图里的意外惊喜,让这台 Xs 恢复到出厂的巅峰状态?也许有闲钱的话,我会尝试拿去附近的苹果授权点交钱进行整机换新。


关于系统体验最后一个不得不说的点是 Xs 身上搭载的末代 3D Touch。尽管现今的 iOS 可以通过长按来实现以前需要 3D Touch 的几乎全部操作,也伴有优秀的震动回馈。但直到我实际用了几天之后,我才再次意识到 3D Touch 的那份爽快和直接,只需要重重按下,内容便会即刻弹出,等待时间几近忽略。


和我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同学,他的主力机是 iPhone 12。当我有次无意提及我入手这台 Xs 当备用的时候,对消费电子产品不太了解的他仿佛并没意识到自己拿着的手机已经领先 Xs 两年之久。这也引起我的思考,直到我再次看向了 Xs 背面那个当时张扬、如今克制的凸起黑色部分。影像系统规格和理念的差距,划分了两个时代。

再次回顾一下 Xs 的相机系统硬件规格:主摄 1200 万 1/2.55 英寸传感器、镜头等效 26 mm、光圈 F1.8;副摄 1200 万 1/3.4 英寸传感器、镜头等效 52 mm、光圈 F2.4;两颗镜头均具备光学防抖。在 Xs 系列及 XR 上苹果开始挖掘计算摄影的潜能,首次搭载智能 HDR。通过这套系统,我能直接记录下图中的瞬间或永恒。





没有搭载基于多张合成的夜景模式是一大缺憾,和我曾经用 XR 的感受一致。此外我发现 Xs 在晚上会更积极调用光圈更大的 26 mm 主摄,有时拍摄的画面为主摄裁切而非两倍长焦镜头。鬼影问题也在这时展露出应有的模样。




Xs 还支持 4K 60fps 的 HDR 视频录制,而后续的 iPhone 12 做到了更加极致的杜比视界一条龙。可惜我才疏学浅,无福消受这样强悍的视频录制能力。

到这里为止和这台 Xs 实际体验相关的部分就全部结束了,下面的主观尾巴请酌情阅读。

--
更全面的配置,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让产品卖得更好。

为了更全面的配置所需的更多空间,可以做大产品的体积,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卖得更好。

为了更全面的配置所需的更多空间和更大体积,可以在工业设计上有所妥协,这样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卖得更好。

为了更全面的配置、更多空间,虽然妥协了工业设计让产品体积更大、重量更重,但是这样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产品也会卖得更好。

为了更全面的配置、更多空间,尽管妥协了工业设计、不再探索、在策略上采取跟进式创新,产品体积做的更大、重量更重,可是这样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让产品卖得更好呀,你还有什么抱怨的?


现在的我如果想要一台 iPhone,我可以找出很多实际的理由:多设备生态(我有 iPad)、稳定且通行全球的账号体系、更长的生命周期、周围的人都在用所以配件更好买、甚至包括比安卓旗舰便宜。

但过去的我如果想要一台 iPhone,那也许真的只有一个理由:草,我羡慕死了,好想要一台 iPhone。

能让我这样毫无理智去羡慕着的最后一台 iPhone,好像就是 iPhone X。

因此我很感激 Xs 在提供能满足现今日常大部分体验的前提下继承上句话中提到的一切。

它仍然是我从双流来到关西国际,有幸见证平成结束与令和起始之时,就想要拥有的那个样子。即使当初的它高高在上,其售价让我自己都羞于向家里开口。


我现在终于有了它,如同喝下一杯属于当年的庆功酒。虽然时代的局限让它老去,却也酝酿出其独特的韵味。在微醺的那个瞬间,它的身影仿佛比现在还要灵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三星   工业设计   亮度   机身   体积   随笔   屏幕   苹果   需求   更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