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龙屯的那个上午,瓢泼大雨笼罩群山,茂密的山林融化成一片墨绿色的水雾,氤氲大片连绵起伏的色块。这样的天气上不了山,大雨和密林把藏在山里的土司遗迹遮得严严实实,给这贵州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在土司小镇的游客接待中心,记者见到了刘炬材。他是传奇文化(贵州)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而他的父亲刘远光,是海龙屯上的第一个解说员,也是当年山上唯一一家农家乐的老板。
//生在海龙屯双龙组的孩子//
或许是因为从小充当解说员,如今又从事运营工作,刘炬材聊起儿时的故事也像在做一场旅游讲解般,绘声绘色、抑扬顿挫、生动自然。
“我生在海龙屯村双龙组。说起双龙组这个名字的由来,也非常有意思……”1988年出生的刘炬材,先将自己生长的村寨介绍了一通。海龙屯南北各有一条河,一条名为腰带河,一条名为白沙河,两条河像两条龙向东汇合,形成湘江源头,成为一类水资源保护区。
在刘炬材关于童年的记忆里,村里除去外出打工的那一部分人,基本靠传统农耕维持生活,唯独他的父亲与众不同。
在海龙屯,刘炬材的父亲刘远光是个颇有声望的人物。刘远光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高中生,从部队退役回家,并没有和其他村民一样守着一亩三分地,而是在1984年时,选择承包荒山种植果木、中草药等。上山下山都是陡峭的泥巴路,来来回回要好几个小时,刘远光索性带着家人住到了山上。
刘远光知道海龙屯上有“宝贝”。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村民们就在挖土时挖出过青花瓷盘子。1979年冬天,一位名叫葛镇亚的男子,在夜幕刚刚降临时突然敲响刘远光的家门,打听海龙屯的位置。这位叫做葛镇亚的男子,当时是遵义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因贵州省展开文物大普查,被抽调参与普查工作的他,想起曾在《遵义府志》中读到过海龙屯的相关历史,便决定只身一人出发寻找这个地方。对海龙屯历史再熟悉不过的刘远光将他让进屋来,招呼他吃饭、休息,两人聊天至深夜,自此结下友谊。
在那次相遇之后,葛镇亚通过艰难寻找初步确定了海龙屯的位置,此后,他又带着相机等器材重返海龙屯,请刘远光为他带路,找到各个关口。3年后,海龙屯正式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住在山脚的刘远光,则在葛镇亚的委托下,成为海龙屯的第一位文物义务监管员。
游客在海龙屯景区游玩。
//这是不可复制的无价之宝//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刘炬材出生之前,他完全是通过父辈的口述,以及父亲和葛镇亚之间的书信了解到的。他一度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纷纷搬到山下寻找更便捷的生活时,父亲却一定要坚持住在山上。“现在看来,我父亲还挺有远见的。”刘炬材回想起过去门可罗雀的接待站,生出几分感叹。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和葛镇亚对海龙屯以及那些文物都倾注了很深的感情,“他们一直坚信,海龙屯这个与世隔绝、不被世人所知的地方终有一天会好起来的,这是不可复制的无价之宝。”
1993年,随着海龙屯受到保护而逐渐叫响名声,陆续有一些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那时,通向遗址的山路泥泞而曲折,天气不好时,来客便不得不住在海龙屯上。在山上经营着几百亩树林的刘远光,便顺势开了一间农家乐,取名为“杨氏接待站”,为滞留山中的人们提供食宿。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刘远光自有他想要表达的含义。在刘远光看来,他是为了保护杨氏土司遗址才坚守在这深山之中,而杨氏土司留下的文化财富又为他带来吃饭穿衣的机会,取名“杨氏接待站”,可看作是一种致敬,也是一种传承。
幽静的高山密林之间,唯有这一处升起炊烟。最常见的客人则是几乎长住在此的葛镇亚。刘炬材从5岁开始,就自告奋勇帮人带路,像个小大人似的煞有介事转述听来的故事。1997年,一群特殊的人到访,是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拍摄长江军事游专题片,海龙屯遗址是其中一站。9岁的刘炬材充当了“导游”和“解说员”。这期节目播出后,海龙屯火了起来。
1999年,贵州省启动第一次针对海龙屯的考古试掘活动,多年坚守在山上的刘远光自费从附近的村民组拉来电线。“考古怎么能没有电呢?”这间开了6年多的接待站,过去用煤油灯凑合了无数个夜晚,纵然几年来收入并不算多,但刘远光认为,考古工作不能凑合。
考古工作的开展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到了2002年,遵义国际杂技节、名酒节、旅游节等陆续在海龙屯召开,刘远光的接待站生意更加火爆。一间屋子已经无法承载巨大的客流量,刘远光一家迅速将房子扩大到6间房,饭厅里的餐桌也多了起来。
而在整个双龙组,其他村民也陆续跟着老刘家的步伐,开起农家乐,或是通过旅游服务,一点点改变了生活品质。
//再见海龙屯,孩子长大了//
转眼9年过去,长大成人的刘炬材此时已大专毕业并在广东工作了3年,在父母的召唤下,他辞掉电镀原料营销的工作,回到海龙屯。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但接待站的生意越来越好,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的刘炬材是时候来接手了。
刘炬材接手接待站后,完善了所有相关营业手续,准备规范地扩大经营。不过,仅仅过了一年,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正式启动,考古工作进一步扩大范围,作为遗址核心区的双龙组,必须要迁走所有村民。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刘远光内心十分不舍,但他比其他人更能理解海龙屯申遗的价值,也更希望海龙屯能申遗成功,便动员其他村民一起搬走。从小在海龙屯上长大的刘炬材内心更是激动不已,得知申遗工作启动后,他便应聘进入汇川区文广局申遗办工作。2015年,他加入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同年7月4日,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从遥远的德国波恩的会场上同步传送到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贵州省考古所、汇川区文广局申遗办,以及刘远光的家里,都响起同样激动人心的欢呼。
景区内的农家乐。
也是在那一年,传奇文化(贵州)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入驻海龙屯,着手景区开发,而对海龙屯抱有极深情感的刘炬材,此时也找到了与这片世界文化遗产地继续相互依存的方式。他加入传奇公司,自己率先成为一名讲解员,更多的工作则是为公司培养讲解员。此后,他将自己对遗产保护的理解融入到合理的景区开发中,成为公司的运营总监。
刘炬材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海龙屯村双龙组其他村民们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来。过去,这里的人们依靠旅游发家致富,积累了不小财富,如今景区逐步建成,他们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双龙组的村民葛猛,曾经也是海龙屯的一名讲解员,2015年,景区开始建设后,葛猛成立了一家旅游服务公司,承接农村建设和景区建设的工程,同时也提供景区设施维护和劳务输出的服务。而其他村民,有的在土司小镇经营店铺,有的则在景区当保安、保洁,谋得一份工作。
“对世界而言,海龙屯是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来说,它是一座山,又不止是一座山。”刘炬材说这句话时,眼中满是热切的情感,这个从小就带着游客进山寻找海龙屯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编辑 徐颖
编审 黄浩 黄盈莹
文章推荐
秋天送来的“棉花糖”?安顺这片野生芦苇荡美出天际
【小舒小唱】曹力张小溪双个展:我的看展关键词是“和而不同”
看贵州都市报
更新时间:2024-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