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乐器命名的武器,上可对天下可对地,发展过程也是一部传奇故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款武器无论是在《长津湖》中谈子为用它击落美军战机,还是《水门桥》中志愿军用它打坦克、炸碉堡,可谓是战功赫赫,立功无数,在游戏《使命召唤》、《战地》中国玩家手中也是大显神通。一款武器是否成功,来自于战场上的制敌效率和士兵的评价,面对二战德国的钢铁洪流,它成为步兵们最喜欢的反坦克武器,无论是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都以出色的表现受到各国士兵的肯定。

“巴祖卡”的诞生

坦克是二战中最经典的武器之一。在欧洲战场上,随处可见坦克横行于战场上,给对方带来重挫。德国的“虎”式、“豹”式,射程远威力大,苏联的“T-34”性能可靠,皮实耐用。1939年,德国发动“闪电战”以坦克机械化部队闪击波兰,从那之后,性能优良的德国坦克就成为横行于欧洲各大战场的主要武器。二战的时候,参战各国都没有什么高效率的反坦克武器,有军方人士断言:坦克就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研制一种实用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成为摆在盟国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早在1918年的时候,毛瑟公司已经研发出了M1918反坦克步枪(基于我们常说的98K的基础上放大),并于5月开始量产,发射13.2毫米TUF穿甲弹以应对加强后的英国“马克”系列坦克。但是由于后坐力太大,经常造成射手肩膀受伤甚至脱臼,虽然采用多名士兵轮换射击,但仍会导致头疼和耳鸣,当时德军中流传着“再健康的肩膀也只能开两枪”的笑话。一战结束后,大量M1918反坦克步枪作为赔偿被协约国瓜分,中国的北洋军阀也从比利时手中买到了相当数量的此枪。

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

美国参加二战之后,一种名为“巴祖卡”的反坦克火箭筒在迫切的战场环境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让美军在德国坦克的攻击面前重新树立起了自信,同一时期的其他反坦克武器都相形见绌。曾有人说:“巴祖卡”的发明是美国在二战时期对反坦克武器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

这个结构简单,作战实用的反坦克武器是如何造就的呢?

它源于两个年轻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使得他们借助一个偶然机会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巴祖卡”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传奇故事。

1938年美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参加了一项特殊工作:研究火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步兵武器。该项目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军上尉爱德华-厄尔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试制出了一种采用滑膛身管发射,以尾翼稳定的简易肩射火箭筒,就是著名的“巴祖卡”的原型。

在试制成功之后,由于缺少合适的实战验证,两个年轻人的发明面临夭折。幸而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美国军械部刚好买下一个瑞士工程师的一款反坦克步枪的专利,准备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试射。斯金奈和厄尔得知后,带着他们研制的火箭筒和9发试验弹立刻赶往试验场,希望能在正规试验场上检验他们的设计成果。

巴祖卡

擅自主张,取得成功

试验场的靶子是一辆重型坦克,两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便架设起了自己的火箭筒,斯金奈日后回忆道:“当时,坦克正在朝我们所在的方向开来,于是我们决定向它进行射击,厄尔用从地上捡的一段金属做了一个临时的瞄准具,然后他打出了第一发命中了目标,在坦克尚未转弯之前,我又用一发火箭弹打中了坦克,军械部的负责人巴恩斯走过来,拿起火箭筒打了一发也命中了坦克,其他人也争相前来试射,直到把剩下的几发火箭弹全部打完”。

自此,两个年轻人的武器终于受到了美国军械部的重视,在了解了武器的研制过程和性能之后,军方官员当时就决定小批量生产。第一批5000支反坦克火箭筒被送到前线后,士兵们发现它操作简便,可以轻易击穿坦克厚重的装甲,得到一致好评。

乐器“巴祖卡”

由于外形很像当时流行于美国的管乐器“巴祖卡”,美军士兵便亲切地称之为“巴祖卡”。从此,“巴祖卡”这一美名扬名天下,各国纷纷仿制,成为步兵在战场上近距离反坦克的主要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武器   火箭筒   军械   试验场   德国   步枪   步兵   美国   坦克   士兵   乐器   传奇   故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