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促来袭 消费者权益要重视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活动陆续拉开帷幕,电商平台和入驻商家竞相推出优惠促销活动,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在此,市消保委提醒经营者,切实承担经营主体责任,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是促销规则简化明示。

经营者应事先向消费者清晰告知促销规则、活动内容,尤其要显著提示涉及消费者权益重大事项的条款。电商平台和入驻商家要做好促销规则之间的衔接,对于促销规则的设计应简明易懂,不玩“文字游戏”“促销套路”,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二是优惠让利“明价明折”。

电商平台应会同入驻商家对前期促销活动中同款同类商品的优惠价格进行梳理,如实标注优惠情况,确保“双十一”打出的宣传口号名副其实。同时,建议经营者显著标注商品折扣力度及实际到手价格,以便消费者明白消费、实享让利。

三是从严把关保障品质。

经营者要严把商品质量关,确保商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尤其要关注食品,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当下“直播带货”备受追捧,网络直播营销平台也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审核认证直播间运营者及直播营销人员的身份信息,强化对他们的规范约束,并加强对直播间内链接、二维码等跳转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四是如实宣传诚信经营。

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不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对于承诺的“发货时间”“保价机制”“赠品福利”等,经营者要诚信履约、有诺必践,不搞“刷单炒信”“内定中奖”等行为。

五是做好预案优化服务。

结合经营情况、促销目标,电商平台要提前制定预案、强化技术支撑,协调入驻商家调配人力、备足商品应对“双十一”购物高峰期,共同确保咨询、销售、支付、配送、售后服务各环节有序进行,一起妥善做好消费者咨询与投诉处理,提高消费者购物满意度。

六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经营者要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的原则,并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严防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经营者向消费者推送商业信息的,应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不得利用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对消费者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同时,市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是货比三家,理性消费。消费者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购商品,不要盲目跟风,尽量选择口碑好、平台大、性价比高的商家。二是提前准备,做好功课。“双十一”促销周期长、活动多,有些活动10月中下旬就逐步启动,消费者要提前规划、看清规则,尤其要注意尾款时间,抓住最佳下单时机。三是保留凭证,有备无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存购物凭证,例如促销承诺、直播页面、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等截图,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以备日后出现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凭证   预案   经营者   消费者权益   主体   力度   重视   消费者   规则   商家   商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