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业感成为信仰,人生就会开挂

事业感成为信仰,人生就会开挂

有的人为某一门科学而生,一旦热爱一门事业或学科,从事并沉浸于其中,运用其个性——即个人独特的才能加上兴趣——终其一生来实现的目标。如果做到了这些,他的人生不需要也没有追问的东西。就像有些人为音乐而生,有的人为绘画而生,有的人为木工而生,有的人为物理学而生,人生沉浸其中是最开心的事情。

乐于其中、终其一生就是把一切当成自己的信仰或终极意义,而这样的人不会过度在乎工资、福利、待遇或其他身外的事物(当然,实际怎么操作是另外一门学问);这样的人也不会迷茫于其他终极意义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生已经与这种事业融为一体,甚至他还会感恩这个事业,因为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人其个性、人生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实现。这种精神状态我们将其称为事业感。

事业感曾经在某个时代很普遍,就像很多人做事业、科研、文艺,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当成一种宗教信仰,去努力工作实现自己在其中的价值;而自己老了没有力量的时候,会把自己所学和所得传授给学生,作为重大的任务去报答这个事业或信仰,使之后继有人。这种人生是美好而充实的。

但事业感不等于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或企业制度下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事业感则是基于当前的任务或目标,能够以其高度的责任心、韧劲或创造力,将想要做的事情变成长期事业目标,当下社会也会有,但很少,且在有限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即便在一个企业,打工意识深入人心,真正能有事业感的个体,除了老板和核心研发人员,其他人很难选择与企业共进退、同命运。

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社会分工的加剧,更加细致而深度的岗位职责;其次是,社会制度或资本扩张的需要,从而让社会文化发生异化,每个人都为社会制度强化和资本扩张而疲于奔命,由此获取自己有限的生活资源,甚至终其一生的努力也只能得到一瓢饮。

因此,当下社会把这种神圣的光环和信仰给剥离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每个人的任务和行为都要服从社会制度、资本或企业文化的安排,根据更细致的炒作、更细节的指令,每个人更像一颗颗螺丝各安其命,而不是从全局和整个目标理解自己的使命或人生事业,从而逐步地事业感开始缺失。热情和生命的意义并不会在个人的定位中呈现出来,大家都在跟着自我生活需求和岗位的定位做与责任和人生意义无关的重复。

即便是创业者,大部分组织也在社会组织逐步平台化经营的大背景下加剧组织任务和分工的速度,想要脱颖而出难上加难——虽然创业扶持、社会支撑体系也在不断优化,事业感的不断降低直至缺失会让每个中小微团队在面对社会大环境的细微变化下更难做好、做成事情。

当大众工作行为与社会信仰、文化艺术乃至家族传承几无干系的时候,首先是大范围事业感的缺失,由此制度变革将提上议事日程。

#人生# #赚钱# #事业# #幸福# #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事业   人生   缺失   社会制度   资本   意义   事情   目标   组织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