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跌破发行价,腾讯市值蒸发4万亿,但段永平为何不抄底阿里?

在又一轮暴跌之后,腾讯股价跌到200元附近,阿里也是跌破了发行价格。两家公司冲击万亿美元市值失败之后,如今都是双双蒸发了几万亿。


可是奇怪的就是段永平为何只抄底腾讯,不抄底阿里呢?段永平今年已经抄底了多次的腾讯,如今他应该持有不少的腾讯股票。段永平是步步高集团的老板,曾经投资了拼多多、网易等公司,被誉为中国巴菲特。段永平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投资人,可是他为何只抄底腾讯不抄底阿里呢?



过去阿里跟腾讯一直被看成中国互联网的两大巨头,这两家公司巅峰的时候市值也都是纷纷挤入了全球前十。


段永平只抄底腾讯,不抄底阿里,关键就在于双方不同的商业模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业绩,阿里的业绩下滑比腾讯严重多了。其实相比业绩下滑,未来有多少增长空间,未来的保城河有多高,这些才是核心的问题。



阿里跟腾讯过去多年一直被人拿来对比,两家公司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阿里是从电商延伸到各个交易的领域,电商是根部,其他的如媒体、外卖、金融等等就是枝干。


腾讯的核心则是社交,然后从这里延伸到各个服务领域,比如说视频、游戏、广告等等。两家公司都是一个主业加上投资的布局。、


不过两家公司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说阿里投资一家公司是要战略控股的,UC、优酷、高德地图、饿了么等等公司都是如此被阿里收编的。阿里要的是把收购公司的资源跟阿里的资源合并。



腾讯则不同,他们更多是财务投资,同时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提升被投资公司的价值,被投资的公司一直保持独立性,比如说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公司都是如此。


那么如今来看,其实腾讯在社交方面的不可取代性是比阿里在电商方面更高的。阿里的电商主要是平台化运营,核心就是处理好人、商家、物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好处就是模式很轻,利润率非常高。阿里这几年赚钱也是赚疯了。可是阿里这个模式也是有短板的,因为内部商家抢夺流量,必须就抬高广告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就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京东的优势是自营,他们直接采购下商家的东西,然后以一个固定的价格出售,对于消费者跟商家来说,成本跟利润都是固定。京东赚的钱比不上阿里,这就说明在流通这个环节上,商家跟消费者跟京东合作,其实利益是更大的。


阿里本身的商业模式其实就在吞噬阿里本身。另外如今阿里占了电商50%的市场,可是京东加上拼多多已经占了40%,这两家公司都是腾讯投资的,他们的市场份额已经无限接近阿里了。

同时头条系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未来短视频跟直播将分走传统电商平台很大的一块蛋糕。另外在线下交易环节上,不管是支付宝,还是饿了么,阿里野心一直很大。可是显然如今美团的优势更大。


相反腾讯则不一样,因为社交媒体的独特性,基本上只有一没有二,除非来了一个新的技术,或者腾讯自己犯错,不然竞争对手很难取代腾讯。只有腾讯可以捉住社交的口子,那么他们的游戏、广告、金融等服务变现就可以持续。

不过未来腾讯的营收增速肯定会放慢。可是作为一家成熟公司,腾讯未来应该是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利润。如此对比的话,如果腾讯跟阿里二选一,那么肯定是腾讯,而不是阿里了。不得不说段永平的眼光还是非常精准的。段巴菲也不是浪得虚名。


当然目前抄底阿里也是可以的,毕竟阿里都跌破发行价了,谁可以想到在上市8年之后,阿里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抄底   腾讯   阿里   市值   社交   业绩   消费者   成本   商家   未来   公司   段永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