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奔月的背后有一位邵阳人 车著明和车云力成文昌发射场上的一对航天父子兵

车著明(左)和车云力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上的一对航天父子兵。图/受访者提供

潇湘晨报记者李琼皓综合“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央视、新华社报道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

在嫦娥一号“零窗口”发射背后,有一名来自邵阳的航天人身影。

10万行代码,一行一行地查

2007年10月21日,离预定嫦娥一号发射,还有3天。相关人员根据流程,在对火箭做最后一次总检查,如果没有意外,接下去就是加注燃料,静候点火了。

然而,就在这次检查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发现了问题。当时他们到地面安控的岗位上,发现地面有落点曲线,正常的话,弹道应该在理论曲线周围,但那一次,突然就偏离了理论曲线。“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对地面安全控制十分不利。”车著明说。

密密麻麻的数据背后,关乎火箭的安全。火箭飞行过程中,一旦状态出现重大异常,就会选择合适地点,对火箭进行炸毁处理,上千平方公里的火箭落区,就会受到威胁。

不能让嫦娥一号带一点隐患上天,也不能错失发射的“零窗口”!车著明团队在剩下的60个小时里,完成对这个数据的重新计算和设定。“当时我心里有点儿紧张,一定要赶在点火之前,把问题解决掉。”车著明说,还要经过几次验证,有10万行代码,一行一行地查、重点地分析,可能在10万行代码中间,出错的就是其中一行代码。

车著明带着人连夜进入机房,逐行查阅计算软件的源代码,不眠不休,连续三十多个小时,终于赶在点火发射前,将数据修改好。“发射任务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安全完成发射任务。”车著明说。

追随父亲的足迹,来到航天发射场

车著明出生在邵阳一个偏远的山村。在同乡眼里,“老车”的性格就是典型的湖南人——“霸得蛮”。

1993年,从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车著明来到了西南边陲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事火箭飞行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工作,一干就是近30年。从“北斗”到“嫦娥”,从“长三”到“长七”,从“天问”到“天和”……随后他进入文昌航天发射场。

2016年,车云力从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追随着父亲的足迹,来到了文昌航天发射场,成为文昌发测站一名遥测系统助理工程师。车著明和车云力成文昌发射场上的一对航天父子兵。任务中,他们一个忙碌在指挥控制大楼的数据处理间,坚守数据海洋;一个在测试场坪,时刻关注设备的参数和状态,奋战在遥测一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嫦娥   西昌   文昌   航天   发射场   成文   场上   曲线   火箭   地面   代码   数据   邵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